帕拉莊園
自治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自治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位于江孜縣城4公里處的班久倫布村,距日喀則市90公里。是目前西藏唯一保存完整的貴族莊園,其建筑和財物基本保持原貌。
帕拉家族是一個有300多年歷史的古老家族。據考證,其族先是藏堆王(1618)從年楚河上游強旺地方一座寺院中抽到不丹管理普拉康寺的喇嘛,后因率五百戶丁返藏有功受封江孜重孜沙魯地方作為薪俸。帕拉家族在此基礎上逐步發展并步入西藏大貴族行列。在西藏地方政府中擔任孜本、代本、卓尼欽姆,直至噶倫的人丁不少。到十九世紀末,帕拉農族發展到擁有37座莊園、1.5萬余畝土地、12個牧場、14000余頭(只)牲畜、3000多名農奴、成為西藏十二大貴族之一。莊園主體建筑三層樓頗為壯觀,現存房屋57間,分別設有經堂、大展廳、家族史廳、會客廳、夫人臥房等展廳,還有莊主玩麻將的專門大廳。房內雕梁畫棟,富麗堂皇。經堂陳設考究、經書、佛龕保存完好;臥室之中,金銀玉器琳瑯滿目。大展廳中莊主當年遺留下來的名貴食品、餐具、高檔服飾、名表、洋酒、洋煙、藥品等品種繁多,極盡奢華之能事,清晰地再現了帕拉貴族當年驕奢的生活。展廳里的三張照片也可以反映帕拉家族當時的顯赫。大樓樓道中陳列著皮鞭、腳鐐等刑具,這些都是舊西藏貴族壓迫和統治農奴的工具。莊園的對面是僅有150平方米,卻曾生活過14戶60多名奴隸的帕拉朗生院。至今保持原貌的朗生院有13間擁擠、低矮、陰暗、形同牢籠的房間,與莊園貴族的豪宅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帕拉莊園是舊西藏貴族和農奴兩種不同階層生活的真實寫照,是舊西藏社會的縮影;也是考證舊西藏政治、經濟、文化的寶貴場所。
關鍵字: 教育基地 文物保護 江孜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