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魯藏布江
雅魯藏布江是中國含沙量最低的大河之一,流水對陸地的侵蝕平均每年只有93噸/平方公里。奴下觀測站多年的平均含沙量只有0.28公斤/立方米。含沙量雖小,但由于徑流量豐富,所以輸沙量頗大。在奴下站1964年實測最大年輸沙量為4620噸。
雅魯藏布江一瀉千里,它的中上游河谷卻始終嚴格地保持著東西方向,只是到了它的下游又突然作奇特的轉折,形成大拐彎峽谷。并且,它的一些主要大支流如年楚河、拉薩河等又一反常態,呈反向注入干流。所有這些現象,歷來引起人們的注意和興趣。通過考察,雅魯藏布江的形成主要是適應斷裂構造的結果。它的中上游沿岸斷續出現一系列超基性巖體,它們是深層巖體沿斷裂上升露出地表的結果。同時,沿江兩側地層時代不同、產狀不連續,一些地方還發現有混雜巖等等,地質上認為,雅魯藏布江是堅固的印度洋板塊和亞歐板塊相碰撞的巨大地縫合線,下游大拐彎一帶當時處在碰撞地帶的東北隅,因而碰撞縫合線就有轉折并密集于它的附近。因此,雅魯藏布江主流中上游是適應東西向深大斷裂構造發育的,其下游是適應著構造轉折而變化的,一些巨大的反向支流是適應主干斷裂的次級斷裂構造的結果。雅魯藏布江是嚴格適應斷裂構造而發育的一條構造河谷,這種嚴格適應構造發育的情況在世界河流中是罕見的。
天上有一條銀河,地上有一條天河。被稱為“天河的雅魯藏布江,從雪山冰峰間流出,又將冰液玉槳帶向藏南谷地,使這一帶花紅草肥。繁衍生息于此的藏族人民,創造出絢麗燦爛的藏族文化,這是我們多民族國家文化瑰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我國水能蘊藏量僅次于長江的河流就是雅魯藏布江。
雅魯藏布江支流眾多,其中集水面積大于2000平方公里的有14條,大于1萬平方公里的有5條,即多雄藏布、年楚河、拉薩河、尼洋河、帕隆藏布。其中拉薩河河流最長、集水面積最大;帕隆藏布年徑流量最大。
關鍵字: 大峽谷 雅魯藏布江 馬泉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