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藍,我在夢里夢見
(錯那湖)
(布達拉宮)
(江孜)
(藏族老人)
(乃瓊寺)
序
如果問任何一個去或沒去過西藏的人,對西藏印象最深的東西是什么,可能很多人都會脫口而出——是那里的天空啊,西藏的天好藍。在我進藏之前,是懷著同樣的想法的,然而入藏之后,我去始終無法找到我想象中的藍天。難道是過高的期望迷失了我的眼睛?西藏的天到底有多藍呢?這是到現在還迷惑著我的問題。聯想到在美術中,有藏藍這樣一種顏色,那是一種如此濃烈的藍,該不會是因為西藏的天空,才將這種顏色命名為藏藍吧!我臆測著,如果真有那樣一種天空,我大概只在夢中見過。我不知該如何描繪西藏,它的神奇就在于無法描繪。在藏地的十余天,我在總在一種飄忽與矛盾的狀態中,很多無法解釋的東西混雜在一一起,令我苦惱不堪。我們魚貫而入西藏,為什么?正如很多人一樣,不需要任何理由,我們就是要去,即使是為了那只在想象中存在過的藏藍。
一、c’est la vie ! (法語:這就是生活!)
至于萬里之外的西藏,我們盡皆是客,而眾賓客聚于一列火車,可謂高朋滿座,千里逢迎。迎來了漂亮的北京mm,結識了不肯承認自己內向的法國大哥,以及兩位來自我國假煙之鄉的福建阿姨,能抽能喝又能侃的北京大叔,從哈爾濱背西瓜過來的東北大爺,后悔跟了旅行社的晶晶,努力學英語和老外聊天的大叔,當然還有帥氣的乘務員小伙子。。。。。。小小的空間把我們聚,或者說局限在了一起,使原本沒有任何交集的人在此相交。列車呼嘯著,駛出華北平原,穿過黃土高坡,奔向青藏高原,固定的鐵軌將每個人送到同一個地方,而就是這相同的旅程卻將帶給每個人何其不同的心靈體驗。酒過半酣,大家都倦了,此起彼伏的鼾聲代替了剛才的海闊天空。我也終于開始感覺到了我,一如平日里的那種狀態。
心,沉下去,沉下去。眼睛里只有藍天白云,高山峽谷。我開始想象,空洞的想象,我不再思考,因為思考是無謂的。想象是沒有坐標的,就像車廂內排放的氧氣,彌散式的,它會像酒精一樣浸染麻痹我的神經。人們說,生活在幻想中的人是幸福的,從這個意義上,我不夠幸福。在現實基礎上營造的所謂浪漫和自由,終究只是彩虹式的夢,要被揉碎在浮藻間。那我究竟在做什么呢?無盡的想象,從天涯飛到海角,從大河涌向山巔,時而膨脹,時而萎靡,一陣風吹過后就如灰燼般煙消云散,這就是我們的生活。這時我感受到了生命,脫離肉體的精神上的生命。c’est la vie !
火車就是那么神奇的一個環境,輕易地就讓不同膚色,不同信仰,不同性格的人成為朋友。那是一種聚散有數,一切皆由天定的宿命。“萍水相逢,盡是他鄉之客”,那種若即若離的感覺,使我們在幻像中仿佛已是多年的老友。一起吃,一起笑,一起說,一起鬧,不需要任何溝通,“仿佛終身相依,卻又永遠分離”。我無法記錄下我們交談中的每一個細節,也許不久我就會將這些徹底忘卻,可我相信這些東西恰似印象派的藝術,不需要清晰地勾勒出每一個細部,而只要留下意識流似的感悟。
燈熄了,我也將枕著我的高原之夢入睡。
二、那是一條神奇的天路,帶我們走進人間天堂
如題,韓紅的歌里是這樣唱的,而我也漸漸開始相信。在格爾木之前,我的心情恰似前面的文字,是那樣的平靜,然而一過格爾木,我才知道真正的天路是那樣不動聲色地將我打動。格爾木以前的天空總像加了一層遮罩,混混沌沌的,而格爾木以后,忽然好像有一把大刷子用力地一抹,一切污穢瞬間都被蕩滌。“purity”在此得到了最好的詮釋,藍色、黃色、綠色、紅色、灰色,天空、山巒、湖泊、草地,那么多的顏色隨意地揮灑。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那就是“自然”。所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不過如此,所不同的是,這是一種西北大漢般粗獷莽撞的自然,在我看來遠勝于芙蓉般的小家碧玉。
原來車廂里人們只是在聊天、打牌。但一過格爾木,一切都被陣陣的歡呼和感嘆所代,這就是魅力。它內斂卻難以掩飾,不施粉黛卻依舊風情萬種;它靜若處子,然而只消一陣風過,就能撩動得我們心意蕩漾。我們真的這么容易就被打動么?我們不是已經慣于漠然么?這時我才明白,其實我們都有著孩子般的心,只是這世界不是童話的世界。而此刻不同,我們行駛在天路上,或許天堂里會有童話的世界,讓我們做一次小孩子,用最純潔的目光來看待這世界。
我不是素描的高手,于地理又是外行,所以寫起來也只能是蜻蜓點水似的淺嘗輒止。而我又不能似國畫大師般天馬行空地揮毫寫意,只好勾勒出那么粗淺的一個輪廓。其實從格爾木到拉薩的青藏線一路走下來,地形地貌是頗為不同的,我的只言片語聊作一段記憶的引子,以使將來憶起這里的時候,不至于全無頭緒。
一路駛過清水河特大橋,風火山隧道,沱沱河,唐古拉山口,海拔升到了五千多米,或許是靠了車廂內彌散式的供氧,我并未感到什么不適,然而誰又能料到以后的事呢?
三、高反不期而至
剛才我還在得意自己沒什么高原反應,可現實往往在我們還來不及徹底驕傲的時候就給與打擊。的確,已經過了海拔最高的五千多米的唐古拉山口,我還是歡蹦亂跳的,想當然地覺得自己已經挺過來了。可是隨著海拔的下降,到了錯那湖的時候,頭不爭氣地疼起來,而且感到惡心。我決心忍住,不吃藥,不吸氧,靜靜地躺著等待。我相信自己的身體,雖然這是盲目的自信。最后的結果是,正如我以前多次提及的一個結論,人的精神有時真的很渺小,以至于我都怠于再去批判“人定勝天”的謬論,當我徒勞地和自己的身體斗爭了一兩個小時后,還是靠了速效救心丸和s給我的補養補維生素的藥拉了我一把。還好我不重,輕輕一拉就上岸了。
又要重復老話了,“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短暫的痛苦過后,我又是歡蹦亂跳的了,在后面的日子里無比釋然,應驗了那句話,高反早來比晚來好。
克服了身體的障礙,我只剩下與火車的速度以及不干凈的車窗做斗爭了。成群的牦牛成群的羊,藍藍的天空白云飄,青青的草地,皚皚的雪山,使這美景和我產生隔膜的唯一障礙就是我一直在做斗爭的那兩樣東西。無論如何,結果是兩天的車程還未結束,我的一組電池已經耗光。
四、最好的旅伴
在結束記述火車上的林林總總之前,我要插入這一段關于我所遇到的人的文字。這些文字包括火車上的,當然更有以后行程中的。之所以把它放在這里,是因為我時常覺得人是那樣地不可捉摸,而每一時每一刻,你又會對相同的人有那樣不同的感覺。如果我現在不將這些東西記下,以后留下的可能僅是空白了。盡管我此刻正試圖留住自己的記憶,可依舊感到那樣地難以把握。人是如此復雜而微妙的一種東西,你不能把握那是多少種成分揉雜在一起而成的精靈。
這個小標題是我一時的靈感而擬就的,但我現在已懊惱于自己對事物判斷的絕對。什么是最好的呢?這本就是一個不可能有肯定回答的設問。每當我們要用“最”字時,那一定是在某個時刻受到了某種刺激,而產生的表達自己觀點的強烈愿望。所以,即使是錯誤,我也仍愿保留這個標題,它畢竟記錄了我思想軌跡上的某一個點。
關鍵字: 唐古拉 格爾木 清水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