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墻貼牛糞“桃酥”品薩迦
太陽懶洋洋地升起來了,大地也蘇醒過來,空氣中也少了許多涼意。本來就沒有泛綠的群山和田地,在陽光的明媚下,越發地顯得溫暖起來。
路上滿眼都是這樣的風景,只是看到綠樹的機會并不多。后來才知道,越西行,看到綠樹的想法就越奢侈。
許多民居的院墻上都貼著這樣“精心制作”的“餅餅”,倒象是農家樂中的貼餅子,其實這些可都是真正的牛屎,并不是爛在拉薩中的招牌菜哦。估計以后貼餅子俺是不會吃了。
同伴說這些堆垛在墻上的牛屎象桃酥,估計以后俺也不會吃桃酥了。據說誰家的牛屎越多,就證明他家的牛越多,也就是說明這家更富有。
在經過g318 5000公里標志時,碰到一個來自荷蘭的自行車隊,他們是從拉薩騎到尼泊爾的加德滿都。路上總是可以碰到這樣的自行車隊在騎行,這也是在西藏的一種玩法。
小溪就是路邊村莊吃水的來源。
由于某種原因,昨晚沒能住到薩迦縣,這也導致今天要多趕些路,而且還得取消西夏邦馬保護區和佩枯措。
取消這兩個地方,倒不是完全因為行程緊張的原因,關鍵是昨晚在日喀則聽denny講,這兩個地方屬于珠峰保護區,門票和去珠峰大本營相同,那就是一部車600元(07年時每部車400元),每人180元。如果游客談判能力出眾,也可以省下一些錢,當然也是沒有任何票據留給游客。
薩迦寺就是薩迦縣的中心。
在寺門口的公廁,可以看到三種文字的標識。不過,可不是所有的廁所都有漢字和英文,認得藏文中的男女兩字還是很管用的。
如果記憶力超好,也可以記一長串這樣的字。否則別等到被罰款時,還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這五元還是少的,有些地方直接標明罰款100元呢。
薩迦寺有近千年的歷史,是薩迦派的主寺。薩迦派曾經統治過全藏七十多年,和元朝有些不可分割的聯系,現在仍可從薩迦寺看到這種關系,比如建筑的風格、主殿門口的石獅和香爐、以及寺外的護城河遺跡。
寺中的建筑無一例外涂著青色、紅色和白色,甚至連縣城內的民居也一樣涂著這三種顏色。據講青色象征金剛手菩薩,紅色象征文殊菩薩,而白色象征觀音菩薩。
殿內殿外,都是一些虔誠的藏民。
從主殿的左側可以登上屋頂,每人一元,藏民也一樣。這是在西藏的寺廟中第一次感到和藏民平等,因為本地的藏民進入寺廟是無須費用的。上圖為收費的老人在查錢。
這上到屋頂的臺階光滑異常,而且非常之陡,大有一線天的感覺,要小心通過才是。
寺內的取水點很熱鬧,只是狗狗們卻可以安靜下來。
西藏的天氣就是這樣,太陽出來時,炎熱異常。當太陽躲進云彩時,又迅速地冷了下來。所以可以看到他們的服裝很多都是斜披在肩上,那些天里我也把沖鋒衣斜披在肩上,算是入鄉隨俗吧。
奔波山上的是北薩迦寺。據說在那位親愛的媽媽發瘋時,西藏的寺院也不能幸免,很多寺廟都毀在那個年代。北薩迦寺現在正在修復中。
每天,薩迦人便是這樣繞著青墻紅瓦的薩迦寺轉經,祈福今世來生。
關鍵字: 保護區 薩迦縣 薩迦寺 薩迦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