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西藏的最東南端——察瓦龍
察瓦龍,一個雪山之下漫山遍野都是仙人掌的美麗神奇的地方,一個尚要經過中國最兇險的道路方能到達的地方…
察瓦龍鄉,位于西藏察隅縣的最東南端,藏語是“炎熱的峽谷” 的意思;東部與云南省德欽縣、南部與緬甸的北部和云南省貢山縣的丙中洛接壤,怒江由北向南貫穿整個察瓦龍轄區。
我們從拉薩開車到察瓦龍只能繞行云南,經滇藏線到云南的大理后再經瀘水、貢山縣的丙中洛進入到西藏察隅縣察瓦龍鄉,全程3200公里,全是山路。
從云南的丙中洛到西藏的察瓦龍是目前唯一能進入察瓦龍鄉的車行道,全長130公里,在西藏的區縣交通地圖上標的是騾馬路,尚非正式的公路,地形非常復雜,道路出奇的艱險。每年在雨季都會被泥石流中斷,最危險的是有兩處山體流沙路段,只要有風,流沙石子會從數百米高的山上滾下,如子彈般的打到山下的路面上,鴿子蛋大小的石子能打穿汽車的鋼板再將人擊傷。稱這條路是全中國最兇險的道路應該一點也不為過!近年來,前后共有十多輛汽車墜入幾十上百米山崖,車毀人亡,死亡總人數已達三十多人...
察瓦龍位于海拔6740米的梅里雪山(卡瓦格博)山脊以西,河谷地帶海拔只有1700米左右,人均聚居地平均海拔2000米左右。受特殊氣候影響,這里分布著漫山遍野的干旱植物仙人掌,每年結出的仙人果高達數百噸之多。
這里也是神山梅里雪山(卡瓦格博)的轉經道,藏族人相信徒步圍繞著神圣的梅里雪山虔誠的轉經(轉圈)可以消除過往的業障,在生命的輪回中不會迷失方向...
過往怒江兩岸仍只能使用著吊橋和溜索
這里四面環山,交通十分的不便,馬幫至今仍是這里最主要的交通運輸工具,也是時至今日中國馬幫最集中的地方。
在察瓦龍的一天下午,沿著怒江邊趕路時,被路旁的倆位奔跑著臉上涂抹了白色糌粑的小孩邀請我進了他們的村莊;因為幾天前我給在路邊的一群孩子每人送了一些小禮物,同時給他們拍了不少的照片,這群孩子和當時在場的家長已認得我,這些家長們看到我后對我特別的熱情,幾位孩子的母親不由分說的給我的臉上抹上潔白的糌粑粉,幾乎是所有的人都在對我說:“扎西德勒”、“扎西德勒”...
原來,今天他們剛剛結束完七天的誦經,全村人在一起吃團圓飯,并互灑糌粑表示相互的祝福,他們相信這些曾擺放在經堂上的潔白糌粑粉,經過七天誦經已賦予了佛的加持,抹灑在身上可以保佑身體健康、帶來吉祥...
我受寵若驚的接受著這崇高的禮遇,并興奮的掏出相機,記錄下這些難忘的瞬間...
可愛的小孩
今天,在藏歷新年的節日里,我在北京衷心的祝福你們!扎西德勒!
關鍵字: 丙中洛 卡瓦格博 察隅縣 梅里雪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