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尼斯斗羊節神圣與威嚴的象征
新疆旅行網 時間:02-16 來源: 作者: 瀏覽次
突尼斯人視公羊為神圣之物
斗羊節是突尼斯民間傳統盛會,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古時候,突尼斯人視公羊為神圣之物,看作是力量曰勇敢和威嚴的象征。每逢“古爾邦節”來臨之時,人們都將自家最好的公羊裝飾打扮一番,隨后領到清真寺的廣場上來,在進行祈禱之前,讓羊相互角斗,看誰的羊力量最大,于是,斗羊比賽便興盛起來了。斗羊比賽時,圍觀的人很多,而且人人身穿艷麗的民族服裝,如同過節―樣,于是人們便把斗羊比賽稱之為“斗羊節”。今天在突尼斯,斗羊比賽已成為豐富群眾文化娛樂生活的重要內容,并成為一個富有特色的旅游項目吸引外國游客,為大力發展國家的旅游事業起著重要作用。
斗羊比賽并不是一個單獨的節日,而是選在其他節日期間舉行的。一年舉行幾次,每次賽數場,場場比賽隆重熱烈。 兩只公羊劇烈地爭斗,這是司空見慣的現象,突尼斯人正是利用公羊的這種秉性,有組織地進行斗羊比賽。為了更好地開展斗羊比賽活動,突尼斯成立全國性的斗羊聯合會。參加比賽的羊只能是5至12歲之間。在長期的實踐過程中,斗羊比賽活動形成一套專門的規則。如同摔跤和拳擊一樣,參加比賽的羊也按體重分成次量級、輕量級、中量級、重量級和超重量級五個等級,只有等級相同的羊才能成為比賽場上的對手。由于比賽中羊的體力消耗很大,因而特別規定,每只羊每年參加比賽的次數不得超過6次。按照比賽規則,每場比賽在限定的時間內進行。兩只羊經過25個回合的搏斗,仍分不出勝負,可以再增加5個回合,若仍分不出勝負,可以再增加5個回合,若仍分不出勝負,應自動退出比賽。每次比賽有20只羊參加,進行10場比賽,歷時一個多小時。
斗羊比賽場地熱鬧非凡。比賽場四周彩旗飄揚,觀眾濟濟,人聲鼎沸。比賽開始時,裁判手推羊的角,將兩只羊帶進比賽場地。在觀眾的掌聲和喝彩中,裁判將手松開,只見兩只羊各自后退一段距離,怒視對方數秒鐘,隨即低下頭、揚起角、用盡全身的力氣猛沖過去。四支羊角激烈地相撞,發出“咔嚓”、“咔嚓”的響聲,斗了一個回合又一個回合,觀眾們看得如癡如醉。搏斗一陣之后,兩羊開始感到頭角疼痛之時,便暫時停止碰撞,但誰也不離開場地,而是相互間轉來轉去,尋機進攻一下對方,或是用身子撞擊一下對方,或是用角頂對方一下。休息片刻后,比賽再繼續進行。賽后,觀眾則多要求同羊和它的主人合影留念。
公羊天性好斗,但并不是所有的公羊都能參加比賽,參加比賽的羊都經過專門訓練,凝聚著主人的大量心血.參加比賽的羊,首先是通過選用優質的良種羊交配出的。在羊羔時期,主人對其倍加關心,精心照料,喂養飼料要比一般的羊講究。長成幼羊后,主人更是給予特殊的關照,讓其吃上等的飼料,使其體格迅速發育起來變得粗壯有力;主人還經常讓其觀看其它公羊相互格斗以及公羊獨自向墻或樹撞擊的場面,一是培養好斗的脾氣,二是領會格斗的要領和學習格斗的一些技巧。主人經常對其進行大運動量的訓練,使羊的腿部肌肉發育好。此外,主人還經常讓兩只幼羊在一起格斗,除喂以嫩的青草外,還喂一些用水拌的熟玉米粉、高梁米粉等并在里面摻一些低度的酒,使羊吃后能夠產生一種興奮的刺激。如果羊將身上的毛弄臟了,主人會及時用水洗干凈,待毛干后,還要用木梳將全身的毛梳得整整齊齊。當羊上場參加正式比賽時,主人總是提心吊膽地在旁邊看著,一旦發現自己的羊有可能受傷時,便及時拋出白色毛巾,表示認輸,將羊領出場外。在主人看來,寧可失去獲勝的機會,也不忍心看見羊在格斗時受傷。因此,在斗羊比賽中獲勝的羊,它的主人“與有榮焉”,獲得獎賞,受到人們的尊敬,也是完全應該的。
關鍵字: 公羊 古爾邦節 民間 突尼斯 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