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情哈爾濱之圣索菲亞教堂
享受了一頓豐富的午餐后,我們離開了龍塔,前往下一個景點——圣索菲亞教堂。妻子擔心我的腳,我堅持要去,因為我們在哈爾濱的時間只有兩天,明天還得去太陽島,所以今天必須去教堂。 圣索菲亞教堂位于哈爾濱市道里區透籠街,教堂前面是一個廣場,叫建筑藝術廣場,圣索菲亞教堂還沒有映入眼簾就已經聽到委婉的曲子響徹耳邊。圣索菲亞教堂很久以前我便知道,經常在網上看見教堂的圖片,一直很向往,今天終于有機會親眼所見。 圣索菲亞教堂建在廣場的中央,紅磚綠瓦是教堂的主色,看上去華麗壯觀,建筑風格屬于典型的拜占庭式建筑,教堂信奉的是東正教。圣索菲亞教堂始建于1907年3月,占地面積721平方米,通高53.35米,為國內保存最完好的拜占庭式建筑,也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從教堂正面看,教堂左右兩邊對稱著三角形的屋脊,兩個屋脊下面分別設有兩個偏門。教堂正門上方是一個大三角形屋脊,屋脊下面分兩層,這兩層都是空的,不知道有什么用途,現在變成了鴿子窩。正門的屋脊后面便是教堂的主體屋脊,呈一個圓形,這里也是教堂的最高點,教堂不論從哪個方向看都顯得氣派典雅,美觀大方。 現在是下午時間,廣場上聚集著很多人,廣場四周的長椅上一些人在悠閑的坐著,還有一些人拿起照相機從各個角度拍攝圣索菲亞教堂,這些人里也有很多俄羅斯人,因為這座教堂建的實在太漂亮,俄羅斯人也禁不住舉起了手中的照相機。 沒有想到圣索菲亞教堂的門票這么貴,25元,我想也許教堂里面一定別有洞天。進入教堂里面和我想像中的教堂大相徑庭,這里已經不是教堂的原貌,而是出售俄羅斯商品的商店,墻壁上到處都掛著黑白老照片,照片的內容展示了哈爾濱的歷史文化,這里已經改成哈爾濱建筑藝術館。教堂的頂端吊著一盞大燈,找回點教堂的影子,教堂正前方的墻壁上是一幅巨畫,是達芬奇的著名作品《最后的晚餐》。我想買一枚圣索菲亞教堂的紀念幣留作紀念,只是價格昂貴,令人望而卻步。教堂里面可游覽的內容很少,我們很快便走出了教堂。 教堂門口的椅子很緊張,我們等了好長時間才占了一個長椅,此時教堂樓頂正放著經典的西班牙歌曲《鴿子》,靜靜地坐在長椅上,看著眼前漂亮的圣索菲亞教堂,聽著悅耳的歌聲,加上教堂上空的鴿子,這種氛圍特別像歐洲,你可以想像成這里就是莫斯科,濃厚的廣場風情也仿佛帶你來到了羅馬,來到了巴塞羅那。 圣索菲亞教堂離中央大街不遠,我們步行來到了中央大街,到了中央大街才能真正領會哈爾濱為什么有“東方小巴黎”的美譽,這條街上到處都是保存完好的歐式建筑,歐式及仿歐式建筑71棟,并匯集了文藝復興、巴洛克、折衷主義及現代多種風格保護建筑13棟。一條小小的街道,含括了西方建筑史上最有影響的四大建筑流派,含括了歐洲最具魅力的近300年文化發展史,其含括歷史的精深久遠和展示建筑藝術的博大多姿,為世上少見。街道上鋪著一塊塊石頭,據說這里每一塊石頭都埋在地下一米深。中央大街是哈爾濱最繁華的一條街,其重要性相當于北京的王府井,這里是年輕人的天堂,各種時尚品牌服裝在這里都能買到,哈爾濱人洋氣,哈爾濱人漂亮,穿著時尚的年輕人在中央大街上川流不息,美女比比皆是。 中央大街的盡頭便是哈爾濱著名的防洪紀念塔和松花江,我們來的巧,這里正在舉行大型的女子軍樂隊表演,整齊的服裝,英姿颯爽。防洪紀念塔建于1958年,塔下面有兩個水池,分別記錄著1932年和1957年的松花江水位。目前不是汛期,松花江的水位很低,記得1998年那場洪水已經漫過了防洪紀念塔。 玩了一下午,肚子又餓了,必勝客的東西很貴,還是去吃對面的麥當勞吧!麥當勞為世界杯新推出了一個大餐——巨無霸,四層牛肉,特爽!以前從來沒認為麥當勞這么好吃!麥當勞門口就有巴士站,乘7線公交車回到賓館,結束了充實的一天,用熱水燙燙腳,舒服了許多,早點睡覺,養足精神明天好去太陽島。
關鍵字: 哈爾濱市 太陽島 建筑 景點 龍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