撫順赫圖阿拉城
撫順赫圖阿拉城是遼寧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是一座擁有400余年的歷史古城。公元1616年(明萬歷四十四年)努爾哈赤在這里登基稱汗,建立了大金政權,史稱后金。由此,赫圖阿拉城成為后金第一都城,清太宗皇太極尊赫圖阿拉城為“天眷興京,昔日滿族“八旗鐵騎就是從這里走向全國,建立了中國歷史上最后一個王朝----大清王朝。赫圖阿拉城是清王朝的發祥地,滿族崛起的地方。赫圖阿拉城景區現存古建筑遺址33處,分赫圖阿拉城和中華滿族風情園兩大景區。赫圖阿拉城內城有當年努爾哈赤登基稱汗的尊號臺(俗稱金鑾殿,又稱汗宮大衙門)、努爾哈赤與妃子們休息住宿的地方汗王寢宮,昭忠祠、神龍二目(東西荷花池)、正白旗衙門、西大獄、塔克世故居(努爾哈赤出生地)及文廟、城隍廟、關帝廟等古建筑群;中華滿族風情園內有當年努爾哈赤的駙馬府、地藏寺、顯佑宮皇家廟宇、還有商賈一條街和滿族民俗博物館及展示滿族崛起的滿族歷史文化長廊、天湖啤酒度假村、汗王水吧、省引水工程指揮部等一大批古建筑群。赫圖阿拉城地處遼寧省撫順市新賓滿族自治縣內與世界文化遺產清永陵隔水相望,比臨沈陽、撫順、鐵嶺、吉林、通化、丹東、本溪等大中城市,旅游交通十分便捷,景區環境優美,“食、住、行、游、購、娛功能一應俱全,景區內有二星級賓館----后金第一都賓館,一年四季都有滿族歌舞表演和滿族傳統的特色餐飲及農家飯菜。人參、鹿茸、蘑菇、木耳、干鮮野果等地方土特產品和旅游紀念品琳瑯滿目。在參天古榆的掩映下,青磚青瓦的古建筑群獨具風格;濃郁滿族風情歌舞表演多姿多彩,盛世鑼鼓敲出喜慶和吉祥,模擬努爾哈赤登基宏大場面盡顯皇家氣派。滿族風情園內湖光山色,游魚戲水,依山傍水的宗教活動區晨鐘暮鼓,悠遠綿長;滿族歷史文化長廊,展示了大清王朝的崛起;滿族民俗博物館再現滿族民俗風情。獨一無二的清前史跡和美麗的自然風光,使景區集風景名勝、人文景觀、旅游度假、觀光游覽、水上游樂、主題公園、人造景點于一體,憑借在清前史中的特殊歷史地位,赫圖阿拉城聞名遐邇,當年乾隆皇帝東巡來此,親筆題詩“赫圖阿拉連興京,依山樹柵聊為城,秋風策馬一憑閱,兆基締構欽龍興。每年海內外前來觀光游覽的客人絡繹不絕,特別是在一年一度的滿族風情節,游人如織。在新賓滿族自治縣永陵鎮蘇子河南岸,有一座古地依山而建。雖然早在三百多年前,人們就已知道這是后金第一都城“赫圖阿拉城。但它真正為世人所熟知,卻是在最近幾年被重新修 建,逐漸恢復歷史原貌之后。 “赫圖阿拉是滿語,漢意為“橫崗,即平頂的山崗。而事實上,它卻也建在橫崗之上。“瀠洄千曲水,盤迭百重山,手扶古城墻垛口,極目遠眺,你不難想象當年康熙皇帝東巡祭祖時來此的那種心境。赫圖阿拉城由內城和外城組成,其中位于城北的“汗宮大衙門是全城的“心臟所在。它欲稱金鸞殿,又叫尊號臺,是1616年努爾哈赤建立后金政權“稱汗的地方。置身其間,但見八角飛檐沖天而起,御座、御案閃閃生輝,氣勢輝宏。另有兩處景致讓人拍手稱奇:殿左側斷崖處有一深潭,面闊水幽,荷花爭艷;殿右側陡坡下是一池塘,清水粼粼,魚蝦競游,名曰“神龍二目。 內城中部地勢低洼,形若盆地,有全城唯一的飲水井。井深丈余,井水充盈,俯身可取。因傳現在井下之木板框仍是當年努爾哈赤時所為,故名“罕王井。赫圖阿拉城西南角建有普覺寺,即關帝廟。寺內雕塑生動,貼金彩繪,姿態各異,栩栩如生。每年農歷四月十八廟會之日,各地進香者、朝拜者如潮水涌來,蔚為壯觀。出赫圖阿拉城東行約二百米,山崗上有兩處建筑群古樸典雅、莊嚴肅穆。這就是被合稱為“皇寺的地藏寺和顯佑宮。地藏寺是滿族人民最早修建的寺院,一度為遼東佛教名勝之地,曾紅火近三百年。至今,寺內香火仍長年縈繞。鐘鼓之聲不絕于耳。顯佑宮亦是滿族人民最早接受漢族文化中道教文化的實物力證。相傳,清太祖努爾哈赤每遇戰事或重大活動之前,都要入宮進香,祈求神明保佑。宮內有神奇榆樹一株,已歷四百年風雨,仍生機盎然。現在,這兩處建筑群已和山下的赫城湖有機地融為一體,成為新興的“滿族風情園中最獨特的人文景觀。人們追憶歷史上輝煌的后金第一都城,但卻更喜歡現在古樸自然的老城。因為,雖然城內的古建筑都是按歷史原貌恢復,但其中畢竟有了許多鮮活有趣的景致。比如滿族舞蹈、婚俗表演,比如農家小院滿族飲食,無一不體現出濃郁的滿鄉風情。國家4a級景區 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關鍵字: 博物館 古建筑 地藏寺 新賓滿族自治縣 赫圖阿拉 風情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