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務局大樓
簡介:港務局大樓,原叫摩羅兵營(quartel dos mouros),由一位叫卡蘇索(cassuto)的意大利人設計, 1874 年建成,當年8 月投入使用,作為1873 年到澳門當警察的印度人的營地。據記載,兵營寬敞的營房通風條件很好,駐有二百名兵士,還有軍官房間,從大廳可以看到建筑物四周的空地,風景極為優美。到1905 年,該處被改做港務局和水警的辦公地點。現為澳門特區政府港務局辦公大樓。建筑描述:大樓建筑位于媽閣山邊,在媽閣街的一段坡道上,是一座受阿拉伯色彩及哥特建筑特色影響的磚石建筑。建筑物長67.5米寬37米,它建在一由花崗石圍筑而成的平臺上,建筑物除了中央局部為二層高達6.6 米外,其它地方都為一層式設計。除了近媽閣山一側外,建筑物三周均有寬達4 米帶有尖券拱的回廊回繞,這種廊式除了便于觀賞風景外,同時也是建筑對本地氣候的反映。在回廊相交處,其樓頂高度也稍為提高,打破了建筑物的強烈水平感,而在其相互垂直的外墻上,則分別開有3個寬1 米多由四條細小的圓柱支承的伊斯蘭尖拱,而在回廊的其它墻身上,均開滿寬1.5 米的伊斯蘭尖拱窗洞,特別是較長的回廊上,一共連續開有19個具阿拉伯色彩的尖券拱,各尖拱間以三葉飾點綴,加上女兒墻上有節奏雉堞式排列的方尖形裝飾,形成一種強烈的韻律感。建筑整體粉刷成黃色,并以白色花紋襯托,它與粗糙的花崗石圍墻在色彩及質感上均形成強烈的對比。
關鍵字: 建筑物 港務局 澳門特區政府 相交處 花崗石 阿拉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