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地理相關
澳門位于我國大陸東南部沿海,正處珠江口西岸,與香港、廣州鼎足分立于珠江三角洲的外緣。東隔伶仃洋與香港相望,西與廣東省珠海市的灣仔鎮一衣帶水,只隔一條不足1公里寬的濠江水道。北邊以古老砂堤與珠海市的拱北相連,陸界只有240米。南面則瀕臨浩瀚的南海。澳門位居東南亞航線的中繼點,是16、17世紀東西方貿易的重要港口。往西北沿西江上溯,可達廣東肇慶、廣西梧州等地,沿途物產豐富、經濟繁榮。如此優越的地理位置,對它本身及其鄰近地區的經濟發展都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澳門地區面積23.5平方公里,包括澳門半島(乙上水)與仔、路環兩個離島,澳門半島面積7.65平方公里,(乙上水)仔島路環島5.69平方公里,路環島8.07平方平方公里。大多數人居住在澳門半島,人口密度為2500人/平方公里,呈超級過密狀態。
澳門氣候
澳門是中國大陸與南中國海的水陸交匯處,位于北回歸線以南,冬夏風相反,屬季風區、亞熱帶海洋性氣候,冬暖夏熱,濕潤多雨,年平均氣溫在22.3攝氏度左右。每年以10月中旬至12月最為舒適。春、秋、冬三季是旅游的最佳季節。1月-2月是澳門的冬季,來自西伯利亞的冷空氣接踵而至,經過華中華南進入澳門,帶來寒冷干燥的北風,通常這兩個月氣溫最低,市區溫度有時會降至攝氏10度以下,由于大氣中水氣含量不足,故降雨量及降雨日較少。3月-4月是季節交替期,氣溫及濕度上升。春季,除了中間幾天極為潮濕,有霧、毛毛雨且能見度較低之外,其余日子天氣尚好。澳門夏季較長,5月-9月由于天氣炎熱及潮濕,有不少惡劣天氣,如暴雨及雷暴等。而水龍卷亦偶有出現,同時7月-9月,熱帶氣旋頻繁出現,不論雨量、氣溫、降雨日數及雷暴等氣象記錄,都達至全年最高峰。10月秋季來臨。澳門秋季時間短暫,天色晴朗,天氣穩定,舒適度高,11月清涼干爽,12月北方的冷空氣再次入侵。
名字的故事
macao不是我的真名姓 葡萄牙語中,澳門被稱為"macao",這不是它本來的名字。早在數十年前,詩人聞一多就他的名作《七子之歌》中滿懷悲憤與深情地替澳門作了不平之鳴。這個烙著屈辱的名字與葡萄牙人的入侵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四百多年前,葡人首次進入澳門時,向當地居民詢問這個地方的名字,當地土人以為他們問的是媽祖廟,于是回答“a-ma-ge”,從此,葡人即把澳門稱作“macao”。這個名字一用就是數百年。澳門的別名甚多,如香山澳、濠江、鏡湖、海鏡、媽閣、澳門街、梳打埠等。這么多的名稱大多與澳門的地理有關。從凼仔島眺看澳門半島,她的左右各有一座山,遠遠望去像是兩扇開啟的“門”,半島周圍環繞著海水,人稱此種地形為“澳”。那么,連在一起,這方土地便稱為“澳門”。澳門半島貌如一只長形小瓜,伸向西南,媽閣為其尖端,舊時文人以“蓮花”、“蓮莖”來形容它,故昔日的澳門又有“蓮山”、“蓮島”之稱。過去,澳門北灣、南灣、西灣環抱海灣,如半邊圓鏡,故別名中又多見“鏡”字。而今日,這優美的舊時風光已成追憶。
澳門行政
各地區的行政事務均由澳門政府直接管轄,僅設澳門市政廳和海島市政廳,分別管理半島和離島的市政事務。半島又分為5個區,只是地域上的劃分,無區行政管理機關,各區以區內主要教堂命名(它們實際上是原來天主教會的堂區)。
人口與語言
人口454,607人,其中95%為華人,5%是混血兒及葡萄牙人。澳門市民具有與葡萄牙本土居民同等的權利。官方語言為葡萄牙語,廣東話與英語的使用程度也很高,最近普通話也開始使用。
澳門貨幣
澳門貨幣稱為帕塔卡,貨幣單位是澳門幣,俗稱澳幣。紙幣有中國銀行與大西洋銀行發行的兩種。鈔票面額有10元、50元、100元、500元和1000元,硬幣有1毫、2毫、5毫及1元、5元5種。各種貨幣可自由出入境,不受任何限制。
外幣兌換
兌換比率:100港幣=103.2帕塔卡(上下浮動10%)。在澳門可直接使用港幣,毋需兌換(在香港不能使用澳門元)。在賭場也可直接使用港幣下注。在機場有直接兌換澳門元的自動兌換機。銀行及賭揚內也有兌換所。飯店內也可兌換,但比價太低。
水電
凡食水均經過氯化消毒及過濾處理,符合國際衛生標準。電壓與香港及中國大陸一樣,采用220v50hz電源。插座通常是使用英式圓腳的三腳插座
郵電
在澳門撥打國際長途電話非常方便。它與全球近200個國家及地區有直通業務,在街頭的公共電話亭就可直撥;市內電話投幣1元,可通話5分鐘。 電話代碼:00853
關鍵字: 廣東省 澳門 珠江三角洲 珠海市 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