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走在生動的博物館
靜謐的公園一角
各路神仙同奉一廟
從珠海拱北口岸過關,第一站選擇了離關閘不遠的澳門三大禪院之一的蓮峰廟。大小是比較而言,內地很多知名不知名的寺廟都遠大于此,但和澳門諸多一跨進門就一覽無余的小廟相比,實在算是大了。
這是一個普通的周末,前來拜拜的老、中、青三代甚至學齡兒童絡繹不絕,鼎盛的香火熏得我忍不住流出眼淚。讓我吃驚的除了這些禮神仙“從娃娃抓起”的孩子們,還有廟內同時供奉的的各路神仙竟有如此之多!從關帝、地藏菩薩和韋馱到神農大帝、倉頡、金花娘娘、土地、門官等佛、道諸神及民間俗神,真是一個都不能少。殿堂式建筑的構件和裝飾十分精美,它們大多出自佛山能工巧匠之手,有濃郁的嶺南民間藝術風格。
公園墳場共享靜謐
和香煙裊裊的蓮峰廟相比,澳門本島最大的公園白鴿巢公園可謂萬木蒼翠、清靜怡人。園中輕風拂面,荷花吐艷,處處顯出一種遠離城市的靜謐之美。這里還有用葡式碎石鋪就的10幅版畫,描繪的是葡萄牙文學中傳世之作《葡國魂》的10篇詩歌。白鴿巢前地和周邊的東方基金會、基督教墳場和圣安東尼教堂,它們同屬澳門歷史城區世界文化遺產組成部分,值得一提的是我們不太熟悉的墳場。
墳場對很多中國人來說是平時敬而遠之的地方。西式的墳場往往給人截然不同的感覺,樹木婆娑,寧靜而非陰森,常常吸引游客尋覓一些名人墳墓憑吊一番。基督教墳場下葬的名人中,最著名的一位是來華傳教的牧師馬禮遜,他曾經編寫第一本漢英詞典,同時也是第一個把新舊約圣經翻譯成中文的人。這里還有一座馬禮遜小教堂,是澳門第一座基督教傳教所。
洋城古鎮水乳交融
沒注意看地圖,七拐八拐走著有些繞路。在這里閑逛迷路的樂趣,頗有些像是在鼓浪嶼,倒也因此路過位于十月初五街的康公廟,正門上方的中國傳統山水花鳥的彩色雕刻,在藍天的映襯下十分漂亮。澳門很多小廟里供奉的神仙或許我們聽都沒聽說過,但裊裊燃燒的香塔告訴我,這些神仙并不寂寞。
路上無意地回頭一瞥,被一座宏偉的教堂吸引,好像還有婚禮!拔腳奔過去,新娘新郎正欲乘車離去。盡管如此,還是很高興邂逅這座漂亮的教堂--大堂(主教座堂)。整座建筑富有西班牙宗教色彩,里面充滿藝術性的彩色玻璃十分漂亮,通往主祭壇的走道兩旁仍飾有婚禮所用的白紗和漂亮的玫瑰花,還有信徒在虔誠地誦讀圣經。
每次來澳門,不知不覺都會走到市中心的議事亭前地。置身此處,仿佛來到南歐的某座小城,各式歐風建筑,粉紅、杏黃、乳白等明麗色彩奪人眼目,葡式碎石子鋪就成波浪形圖案的地面,在陽光下仿佛地中海波光瀲滟的海面。從車水馬龍的新馬路拐到草堆街、火船頭街,如同穿過時光隧道,從繁華的洋城一下子來到中國的古鎮,這些街市完美地保存著古色古香的中式建筑,還有一些很老式的小店鋪。
精致從容描繪歷史
夜幕降臨前,來到位于西望洋山的圣地亞哥古堡酒店,又一次讓我喜從心生。酒店門面不大,毫不張揚,其前身是一座17世紀的古堡。推門而進,是蜿蜒而上的石階和在巖壁上挖出來的拱形的門洞,石階右側有流水潺潺而下。房間里的家私幾乎都是古董,紅磚地面、雕花的鏡框、手搖式的電話、葡式瓷磚等,一切都仿佛傳達著不屬于這個世紀的韻味,稱之為“睡在身下的歷史”并不夸張。這個澳門最小的五星級酒店雖然只有二十幾間客房,卻擁有澳門最小的教堂――圣雅各伯小堂,不少人專程來此舉行結婚儀式。圣地亞哥酒的感覺就是澳門的感覺:精致而不浮華,從容而不喧囂。
和西望洋山相對的是東望洋山,這也是澳門的最高峰,可以俯瞰整個澳門半島。炮臺上建有燈塔和小教堂各一,東望洋燈塔不僅是中國海岸第一座現代燈塔,其地理位置的坐標亦為澳門于世界地圖上的地理定位。藍天白云下,有快艇從海面上滑過,白色的燈塔和圣母雪地殿圣堂顯得十分圣潔,眼前的景致讓人聯想到希臘小島的風情,休閑愜意。
圣母雪地殿圣堂的拱頂和墻身繪有彩色壁畫,運用了中國繪畫的技法,整個畫面是中西文化和藝術的大融匯,這種特色是本地區眾多教堂中獨一無二的。可惜到的時候大門已經關閉,無緣一飽眼福。遺憾之余忍不住想,所有想看又沒機會看到的東西,也是下次再來澳門的理由!
友情提示:
1、從珠海拱北過海關后,可在離開澳門關閘前索取免費地圖,議事亭前地的旅游局亦可索取地圖和其他旅游資料。
2、銀聯卡和人民幣在很多方支付已比較方便,兌換部分澳門幣以備不時之需亦十分必要,議事亭前地附近就有貨幣兌換點。
3、在澳門市區內乘坐公共汽車每位澳門幣2.5元,往路環澳門幣4元(到路環黑沙灘澳門幣5元)。所有公共汽車需自備硬幣,不設找零。 出租車起價1.5公里澳門幣10元,之后每250米加收澳門幣1元。
關鍵字: 公園 博物館 峰 澳門 珠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