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美樓
解放前的承德火神廟(市中心)
2o世紀40年代初,由承德人蔡德明在承德市區枯柳樹街開設一家芝美樓飯莊,飯莊為三間水泥抹門臉,內設3個雅何,廂房為廚房。開辦兩年多,因買賣不好而關閉,后又到旱河沿開芝美樓飯莊,三間門面為西式,中間為仿日式門廳,門廳內三間敞開客座,設有六七張圓桌。后院為三間舊式樓房,木梯從天井直通樓上,樓上三間各設圓桌張。 芝美樓買賣十分紅火,車水馬龍,門庭若市。由于買賣好,飯菜質量高,遠近聞名。承德第一次解放時、中共晉察冀中央局冀熱遼分局和中共熱河省委、熱河省政府曾多次在這里舉行宴會,招待相關統戰人物及上級機關領導同志。芝美樓飯莊是集資合辦的,有好幾個股東,廚師、服務員等都有股份,有的是錢股,有的是人股,只有學徒沒有股份,利潤是按股分成。這種形式促使每個人都關心飯莊的生意,不僅拉親戚朋友來飯莊就餐,而且想辦法節約開支、杜絕浪費,員工齊心協力做好飯莊生意。這是該酒接的經營特色之一。 芝美樓上灶的名廚叫劉紹堂,滄州人,原是張作霖手下鎮宇使張海鵝的廚子,人們叫他“劉掌柜”。他最拿手的絕活是做海蟹,所傲的燕翅席遠近聞名。他泡發海參、干貝是一絕,拿手名菜有“澆汁魚”和“靠大蝦。當時,芝美樓堂前有一大缸,養著活魚,由客人任意挑選,客人選好魚后,由改刀廚煩刮鱗、去鰓和魚雜,攔上斜刀。劉掌柜用一個勺烹魚,另一個勺熬汁,魚和汁同時做好,端到桌上,把汁澆到魚身上,發出一陣響聲,客人吃著,聲還響著。講究的是火候和烹調麻利。名廚主理,這是芝美樓經營特色之一。 芝美樓跑堂的個個精干,腦善記,嘴能說,只要客人來過一次,下次再來就認識,知道你的口味;能說出各道菜的特點,從色香味形到口感,都說得清清楚楚;對本飯莊經營的特色菜能說得流暢,而且對客人格外熱情,客人進屋,忙著打簾子,接衣帽,客人入座后, 馬上倒茶,遞手巾、菜單,請客人點菜,并高聲唱著通知后廚。廚師聽到前臺報菜名,馬上準備,很快做好第一道菜,立即敲著“叫勺”。跑堂的高聲答應“來嘍!”立刻端菜上桌。菜上齊時禮貌地通知客人二“您的菜齊嘍!。如果是老主顧,跑堂的還要代表老板奉送一道價格便宜、清淡爽口或甜或咸的食品給客人,以讓客人高興,客人用餐完畢,堂倌要遞上熱手巾、剔牙簽,高聲唱著報帳。客人走時,跑堂又打簾子相送,寒暄著請客人下次再來,服務熱情周到是芝美接的經營特色之三o 鮮明的經營特色,使芝美樓買賣紅火多時。
關鍵字: 廚房 承德 芝美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