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陸軍軍校紀念館(保定軍校)
校址選在一座關帝廟的舊址上,原關帝廟有殿宇百間,寺田千畝。光緒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十月,八國聯軍侵占北京、天津后,英、法、德、意四國聯軍又兵分兩路攻陷直隸省會保定,這座關帝廟也被侵略軍夷為廢墟。校園就是利用原廟址并征購民田1000余畝,花費白銀22.3萬兩,建造大小房屋共計573間,名曰“北洋陸軍速成武備學堂。軍校由校本部、分校、大操場、靶場四部分組成,東西長兩公里多,南北寬一公里有余,總占地3000余畝。
1906年,北洋陸軍部陸軍速成學堂、陸軍軍官學堂、陸軍預備大學堂等也先后在這里開辦,學堂總辦(校長)先后由雷震春、馮國璋、段祺瑞等人擔任。共培養出畢業生3000多人。
1912年,袁世凱竊取民國大總統后,把陸軍預備大學堂搬到北京開辦,遂更名為“陸軍大學,又于同年10月利用保定這所校址,開辦保定陸軍軍官學校。保定軍校設步兵、騎兵、炮兵、工兵、輜重兵五科。課程分學科、術科、外文科三大類,其教學方法基本上參照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的學制規程。歷任校長有趙理泰、蔣方震,曲同豐、王汝賢、楊祖德、賈德耀、張鴻緒、孫樹林。8名校長當中除趙理泰、張鴻緒、王汝賢3人外,其他5人均是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留學的畢業生。在前幾所軍事學堂里,有部分軍事教官聘請的是日本人,1912年開辦的這所軍校就未再聘請日本人教習,但大多數教官都是在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留過學的畢業生。保定軍校就是一所相當于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的軍事學校,即軍官養成教育。其學生來源于全國各省的陸軍小學,經北京、武昌、南京、西安4所陸軍中學堂畢業后,再擇優錄取到保定軍校學習。自1912年10月正式開辦,至1923年8月停辦,保定軍校共辦9期,畢業生6500余人。許多保定軍校生后來在黃埔軍校當了教官。他們為國共兩黨合作、為培養中國現代的大批軍事領導人才作出了重要貢獻。后來就有了“北保定南黃埔之譽。
關鍵字: 保定軍校 關帝廟 大學堂 紀念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