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本齋紀念館
馬本齋生也英武不凡,終也壯志不滅。彌留之際,還情系部隊,心向延安。毛澤東主席親撰挽聯“馬本齋同志不死。他的偉大獻身精神和英雄業績,在中國共產黨黨史和中國革命史上,寫下了光輝的篇章。他永遠是中國共產黨和人民群眾學習的楷模,馬本齋的光輝形象將永遠激勵中華民族奮勇前進!
為了紀念馬本齋,發揚烈士精神,1985年,獻縣始建由三間房構成的“馬母祠,后幾經修建,形成了占地3000平方米,擁有房屋12間,其中大型展室3間,鐫刻著毛澤東、朱德同志題詞的漢白玉紀念碑一座的馬本齋母子烈士陵園。1999年被河北省委、省政府命名為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同年6月,為進一步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河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建設領導小組批準,決定籌建民族英雄馬本齋紀念館,由省、市分別投資,由中共獻縣縣委宣傳部負責組織實施,該紀念館從2001年春開始施工,歷時一年建成。
馬本齋烈士紀念館主體分為9部分,分別展示了馬本齋烈士的生平事跡。
第一部分:苦難童年。該部分展示的是馬本齋少年時期的困苦經歷。馬本齋出生時,正值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時代,大清帝國茍延殘喘,帝國主義肆意侵略。馬本齋家境貧寒,兄弟三人靠父母的辛勤勞作養活,他10歲入私塾讀書,聰明伶俐,好學上進。13歲那年,家鄉遭大旱,碌碡沒翻身。為了生存,他輟學隨父到張家口、內蒙古等地謀生。流離失所,輾轉顛簸,饑寒交迫,受盡凌辱。
第二部分:上下求索。展示青年馬本齋投軍入伍,由于他品行端莊,辦事認真,不久便當了“棚長(班長),并被選送到沈陽北大營講武堂學習。畢業后,被授予排長職務。此后,連長、營長、副團長不斷升遷。1932年,部隊被國民黨改編,移至山東膠東地區。馬本齋任團長,深得上司賞識。但他對軍閥連年混戰,百姓生靈無辜遭受涂炭十分不滿,對官場的荒淫無恥、爾虞我詐更是切齒痛恨,為自己一腔抱負不能實現而陷入深深的痛苦之中。1935年,苦悶中的馬本齋憤然解甲,回到故土東辛莊。
關鍵字: 中國共產黨 司令員 教導隊 紀念館 魯西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