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陽北岳廟
北岳廟坐落在河北曲陽縣城內西側,是歷代帝王祭祀北岳恒山之神和群眾進香拜神的道教活動場所。
北岳廟規模宏大,堪為中國古建之精品。全廟南北長 524 米,東西寬 321 米,總面積達 17. 4萬平方米。建筑特色為典型的中國中軸線式,整個布局呈“田字形,坐北朝南排列在一條垂直的中軸線上。其規制由南往北依次為 : 登岳橋、神門、牌坊、朝岳門、御香亭、凌霄門、三山門、飛石殿、德寧之殿、后宅門、望岳橋。錯落有致,雄渾壯嚴。德寧之殿西有西昭福門、西進祿門。東有東昭福門、東進祿門,形似雙翼,福祿雙全。數處高大的碑樓、碑亭,散落在筆直寬闊的中央大道兩側,畫龍點睛,更添神威。現存歷代碑刻 130 余通。
作為北岳廟主體建筑的德寧之殿,尤其令人嘆為觀止。占地 2009. 8 平方米,高 25 米的大廳,合抱之柱,重檐九脊龐殿式的匠心設計,勾心斗角,巧奪天工。從遠處眺望,雙檐高啄,鐵馬懸空,琉璃瓦脊,青瓦鋪頂。兩米多高的臺階,臺基四周那九十九只漢白玉石獅,在殿前寬闊的方形月臺襯托下,使人體會到皇家的威嚴,北岳神對大自然的恩賜。北岳廟不僅以渾宏的建筑令人折服,繪畫藝術更使人神往,德寧之殿東西內壁有畫圣吳道子作巨幅《天宮圖》,吸引著國內外學者專家,他們多次親臨觀瞻,加以研究,紛紛稱道其無窮魄力。兩壁壁畫各高 8 米,寬 18 米。東壁為“云行雨施描繪眾天神興云布雨、普降甘霖的場景。西壁為“萬國咸寧,表現眾天神完成為民降福的任務后,堰旗息鼓,鳴金回宮的情景,兩廂輝映,相得益彰。其構圖謹嚴、線條流暢,色彩適度、著筆工整,不愧為“吳帶當風之佳作。尤其是東壁所繪的蒼莽巨龍,須發柔媚,兩目晶瑩,四爪蒼勁,形若浮動,讓人欣慕不已。西壁的“飛天神相貌猙獰、橫槍倒戈、騰空飛奔、氣勢逼人,這就是有名的“曲陽鬼相傳曲陽的“飛天神和當年趙洲柏林寺大殿壁畫的水均為吳道子所畫,因此很久以來,群眾流傳著“曲陽鬼、趙洲水的說法。此外,在 1983 年維修中發現的大殿北山墻背面的《北岳恒山神出巡圖》,具有“三大特點。一是畫幅大,畫幅達 216 平方米,二是畫像大, 1 個人物畫像高達 6 米,三是氣派大,主人頭頂王冠,身著兗服,上張華蓋,下乘車輦,金童玉女,前呼后擁。這三大特點,在全國壁畫中可謂獨一無二。北岳廟高超的繪畫藝術,同樣得到三十年代盤踞曲陽的日本侵略者的覷視,他們不惜路遠重金,將大殿內正面中間神像背后的八扇山水畫的泥皮全部盜走,給北岳廟完美的繪畫藝術造成無法彌補的缺憾。
關鍵字: 中軸線 人物畫 北岳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