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寧寺
普寧寺系承德外八廟之一,是國務院確定的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這里群山環抱,形勝優越
,氣候絕佳,山水兼有北雄南秀之美。清朝政府在這里興建了皇家園林避暑山莊和外八廟佛教建筑群,在康熙、乾隆、嘉慶年間成為僅次於北京的全國第二個政治中心,它融匯了我國多民族的歷史、文化、藝術和建筑,使承德成為一座以園林和寺廟著稱的著名歷史文化名城。外八廟修建於清康熙五十二年至乾隆四十五年(l7l3-l780年),由溥仁寺、溥善寺、普樂寺、安遠廟、普寧寺、普佑寺、須彌福壽之廟、普陀宗乘之廟、殊像寺、廣安寺和羅漢堂等11座寺廟組成,這11座寺廟分外八處受北京雍和宮管轄,得名“外八廟。其中以普寧寺最為完整、壯觀。
普寧寺建於清乾隆二十至二十四年(1755-1759年),占地面積33000平方米,是外八廟中較大的寺廟建筑群。當時清政府平定了厄魯特蒙古準噶爾部達瓦齊的叛亂,在避暑山莊為厄魯特四部上層貴族封爵,因他們信奉藏傳佛教,故仿西藏三摩耶(又稱桑耶寺)建制修建了普寧寺。淆政府希望邊疆人民“安其居,樂其業,永永普寧,取名“普寧寺。
普寧寺建筑風格獨特,它吸收并融合了漢地佛教寺院和藏傳佛教寺院的建筑格局,南半部為漢地寺廟的“七堂伽藍式布局:中軸線上依次分布著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等殿堂;兩側為鐘鼓樓和東西配殿,南北長150米,寬70米。北半部為藏式寺廟建筑:以大乘閣為中心,周圍環列著許多藏式碉房建筑物紅臺、白臺以及四座白色喇嘛塔。
關鍵字: 準噶爾 外八廟 普寧寺 琉璃瓦 藏傳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