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關
山海關建城符合“通川之道,要害之處的古代城市規劃原則。該處正處于海陸咽喉要沖,在歷史上被稱為兵家必爭之地。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中山王徐達移關于此,連引長城為城之址,開始修建山海關。
山海關城由關城、東羅城、西羅城、南翼城、北翼城、威遠城和寧海城七大城堡構成,四周有長4769米、高11.6米、厚10余米的城墻,墻體高大堅實,氣勢宏偉。在東、西、南、北建有四個城門,城東南隅、東北隅建有角樓,城中間建有雄偉的鐘鼓樓。整個衛城建筑規模宏偉,防御工程堅固。山海關是明代創建“衛所兵制的產物,明代的“屯田制和改革政策又對山海關的鞏固和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山海關位于中國東北部渤海灣內,東經119deg;24rsquo;至119deg;51rsquo;,北疆8deg;48rsquo;至40deg;07rsquo;,隸屬于秦皇島市的一個城區,在市之北部。北依燕山,南臨渤海,東接遼寧,西近京津。自然區域面積180平方公里,人口12.5萬。境內有石河、潮河、沙河等主要河流。氣候屬東部季風暖濕帶濕潤氣候。夏無酷暑,冬無嚴寒,雨量充沛,氣候宜人。年平均降雨量736毫米,最大積雪深度13毫米,最大凍結深度85厘米,空氣平均相對濕度62%。
山海關素稱京津門戶,是聯系我國東北、華北的重要樞紐。海港港闊水深,不滴落 不淤,是天然的不凍良港。鐵路交通便利,京沈、津秦兩條公路干線市區,山海關還有空運機場,可直達北京、石家莊、上海、廣州等地。便捷的海、陸、空交通網為旅游事業的發展提供了可靠的保證。每年有數百萬人來到避暑勝地北戴河、山海關以及碣石山、背牛頂、黃金海岸等旅游區游覽。另外
關鍵字: 萬里長城 古代建筑 山海關 鐘鼓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