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宗乘之廟游記
承德的避暑山莊和外八廟是國內久負盛名的旅游景點,這次去承德出差,時間緊湊,原想待下次有機會再去,但為了幫一個朋友祈福,臨時決定去普陀宗乘之廟許愿。
布達拉是藏語佛教圣地的意思,“普陀宗乘”是藏語布達拉的漢譯,又因仿拉薩布達拉宮而建,故俗稱小布達拉宮。因其主要建筑是“大紅臺”,當地人又習慣稱其為“大紅臺”。普陀宗乘之廟是承德外八廟中規模最大的一座,是為乾隆帝六十壽辰和皇太后八十壽辰而建。 普陀宗乘之廟由大小建筑60多處組成,殿閣樓亭,房舍塔臺,依山就勢地建于山坡之上,錯落有致,極具層次感。
頂著炎炎烈日,踏過五孔石橋,穿過藏式碉房城樓山門,我便走進了這座宏偉的廟宇。入目可見三座方形碑亭,分別用漢、滿、蒙、藏四種文字鐫刻有《普陀宗乘之廟記》、《土爾扈特全部歸順記》、《優恤土爾扈特部眾記》,它忠實記錄了該廟修建之緣由,及對土爾扈特部的歡迎和安置。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土爾扈特部的歸順,該部落是蒙古族的一個分支,因與準噶爾部不合,故西遷至伏爾加和流域,但不堪長期忍受沙俄的殘暴統治,毅然起義,離開了生活一個多世紀的地方。沿途遭到沙俄的阻截、追殺,16萬人返回祖國的時候只剩下了6萬人,當看到這個故事的時候,我被震撼了,這是多么崇高而偉大的精神,“此生永遠不做奴隸,我們回家去”,這是他們發自心底的吶喊!為紀念這次的東歸英雄,故做此碑紀念。由此,我不僅想到何時能還我中華一個完整的家,我們在此再做《寶島回歸記》的石碑,永世紀念!
碑亭后為五塔門,門上建喇嘛塔5座,形式色彩各異,分別代表佛教五派;門前,有跪著的石像一對,做五體投地狀,既雙手、雙膝和頭部均著地。尤記得印象中的藏民去布達拉宮朝拜就是每走一步就五體投地一次,一步一步這樣走到圣殿,可見是多么虔誠。我無法做到,故只能進五塔門,象征我也是五體投地,以求用此虔誠的心態換來愿望的實現。
門后有一片開闊地,兩邊是瑪尼堆和許多的經筒,經筒是藏傳佛教信徒祈禱常用的法器,外刻經文,內裝經書一卷,轉動時必須順時針轉動,邊轉邊念六字箴言“唵嘛呢叭咪吽”。這是藏傳佛教中最尊崇的一句咒語,是所有佛教經典的根源,轉一圈經筒,念一遍箴言就相當于頌讀了一遍經書。看到這些,不僅讓我想起了倉央嘉措的一首情詩:
那一刻,我升起風馬,不為祈福,只為守侯你的到來;
那一日,壘起瑪尼堆,不為修德,只為投下心湖的石子;
那一夜,聽一宿梵唱,不為參悟,只為尋你的一絲氣息;
那一瞬,我飛升成仙,不為長生,只為佑你平安喜樂;
那一天,閉目在經殿的香霧中,驀然聽見,你誦經的真言;
那一月,我轉動所有的經筒,不為超度,只為觸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我磕長頭匍匐在山路,不為覲見,只為貼著你的溫暖;
那一世,我轉山轉水轉佛塔,不修來世,只為在途中與你相見。
多么深情的詩句!讓人掉淚的文字!用心底深處的靈魂譜寫的絕唱!是轉世靈童才能具有的才氣,一代活佛,一代情圣!
我本就是為祈福而來,故從東邊開始依次轉動了所有的經桶并口頌六字箴言,同時心里默念,菩薩保佑家人和朋友,健康快樂!
其后是琉璃牌坊,下有三道圓形拱門。據說,走左門能發財,走右門能升官,走中門能平安。我此來參拜,一不為財,二不為官,只求好人一生平安,故從中門走過。
在廣漠空曠的院落中,便是拔地而起聳入云端的暗紅色的方形建筑,在周圍白色樓宇的映襯下,非常搶眼,稱大紅臺,通高43米,分上下兩部分。下部為基座,稱大白臺,它是普陀宗乘之廟的主體建筑,巍峨高大,氣勢雄偉,使人感到佛法如天,高深莫測。白臺正立面以紅灰抹成三層藏式梯形窗(又稱“盲窗“),是全封閉的,紅臺上分布有真假藏式梯形窗,為了讓里面的喇嘛看不到外面的世界,即使是真的窗口,內部的角度也是45度向上的,只能看見藍天、白云,以此隔絕了俗世的塵埃。
攀登的臺階有104級,據說人一出生就有108中煩惱,腳踏這104級臺階就能消除掉其中的104種,余生、老、病、死無法消除,這就需要今生的修行。聽介紹,登上白臺后,有緣的人會得到幡旗,有機會升上經幡。看來我是有緣人,相信我的心愿能讓佛祖聽到。我得到的是轉運幡,也許從此后會改變自己的運氣。據說人一輩子只能升一次經幡,為了不留下遺憾,經不住那些人的勸,又為父母買了一面長壽幡,在轉運幡和長壽幡上分別寫上家人和父母的名字,我親手拉著幡繩,閉著雙眼,在心中默默祈禱,把他們升上了幡頂,看著迎風飛舞的幡旗,真誠祝愿親愛的爸爸、媽媽,健康長壽!
登上大紅臺,正中就是普陀宗乘之廟的主殿,萬法歸一殿,殿頂部全部被鎏金銅瓦所覆蓋,為重檐攢尖頂方形大殿,上覆鎏金魚鱗瓦、脊獸、鐸鈴,共用黃14000余兩,殿內供有多尊銅刻佛像,其正中供奉的就是萬佛之祖-釋伽摩尼,而且是罕見的站像,是佛祖誕生時一手指天,一手指地的形象,代表了天地之間唯我獨尊的含義。殿堂正上方的牌匾寫著“萬緣普應”。
這是皇帝參拜的佛像,具有無上法力的佛祖,且是“萬緣普應”,有什么理由不虔誠叩拜呢?又怎么會不靈驗呢?也許,我真是佛緣深厚的人,進入殿堂,旁邊的小喇嘛就向我敬獻了潔白的哈達,并告訴我可以在佛前許三個愿,只要虔誠,佛祖一定會幫我實現。來到佛前,我雙手合什真誠地向佛祖祈求,一愿:正在承受病痛折磨的人兒早日康復,永遠和家人在一起,無論甘苦與共!二愿:認識和不認識的朋友們都能幸福快樂,好人一生平安!三愿:我愛的人開心永遠,真愛相伴一世!
為佛祖敬獻了蓮花,我虔誠地跪伏在他的腳下,這一刻,我心無雜念,內心一片寧靜,耳中彷佛聽到了佛祖頌經的聲音。于是,我堅信他聽到了我的愿望,也深信不疑萬“愿”都能普應,好人總有好報!只要一心向善,萬佛保佑!
游覽了普陀宗乘之廟,可以說是象征性地瞻仰了西藏的布達拉宮。但它又豈能與真正的布達拉宮相媲美。神秘的布達拉,神往的地方,此生勢必要親自去一趟拉薩,到活佛生活過的地方,再次叩拜,不了此愿死不瞑目!
此次游覽,心底感觸頗多,奈何文筆有限,無法盡抒內心的感受,仿倉央嘉措詩一首以為此記。
這一瞬,我望著風馬,不為自己,只求好人一生平安;
這一剎,我壘著瑪尼堆,不為修身,只為世人驅趕萬惡的病魔;
這一秒,奢望夢想成真,不為相擁,只為再見你難忘的臉龐;
這一夜,我默默祈禱,不為求佛,只為夢中與你相約;
這一刻,閉目在飛舞的經幡下,心里豁然,人生的意義;
這一時,我轉動心里的經筒,不為頌經,只為默念愛的真諦;
這一天,我五體投地在佛祖面前,頂禮膜拜,我愛的人都幸福安康;
這一世,我一心向善,虔誠信佛,為修來生,與你再做一世的夫妻。
關鍵字: 外八廟 承德 普陀宗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