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游廟——外八廟之一的普陀宗乘之廟
我喜歡旅游,早在前幾年去北京時就有了去承德的愿望,因為避暑山莊和外八廟是清代皇帝避暑和處理政務的地方,是中國三大古建筑群之一。(另外的為山東孔廟、北京故宮) 所以對避暑山莊的向往有了很久。這次盼了好久的旅游終于成行了。6號晚上坐火車先到北京再坐了6小時的汽車到了期盼的承德已是下午3點多鐘。
忘了一路的辛勞顛簸,我們在一簡陋的飯店就了所謂的午餐,或說是下午茶,就匆匆向承德外八廟中最大的廟宇“小布達拉宮”出發,這座廟又叫普陀宗乘之廟。
外八廟是清初所建的大型寺廟群,原有11座廟宇,其中有8座因有朝廷派駐的喇嘛,又因地處山莊之外,故而得名。山莊以東的普陀宗乘之廟是模仿當時全國喇嘛教中心布達拉宮而建,俗稱“小布達拉宮”。據導游介紹與西藏布達拉宮的比例為1;3。寺院占地22公頃,共有四十余座大小殿宇,殿宇依山就勢而建,布局自然,極富幻想。主體建筑大紅臺高約25米,以高17米的白廠臺為基座,邊長約60米,重檐,尖頂,上蓋鱗狀鎏金銅瓦 ,華麗輝煌,有空中城閣之感。去過西藏的同事說遠比不上真的布達拉宮,但是對于我來說遠遠望去還是感覺它氣勢恢弘,讓站在它腳下的游客望而生畏。
下午四點半,廟內的游客已經漸少了。夕陽漸下,陽光不是那么強烈,透過茂密的樹木灑在曾經風光的喇嘛廟中,走在拾階而上的石道上,讓人感到像是穿過時光走在了百年前的歲月中,有一種恍惚的感覺。經歷百年滄桑,廟宇兩廢兩殘,完整保留者,僅有 7座。來到紅墻外,經幡迎風,涼風吹散著我們的頭發,放眼眺望四周,眼前開闊,山巒起伏,滿眼蒼翠。不由感慨在北京這樣接近塞外的地方卻有著這樣風格多樣的西北廟宇,這在當時的建筑難度是多么高啊,也是何等的了不起啊。外八廟中還有仿新疆伊犁固爾扎廟而建的安遠廟,仿北京天壇而建的普樂寺,仿五臺山殊像寺等。漢藏風采,彼此輝映,薈萃一方,極為難得。
正因為的它的難得,也沒有逃過日本侵略者的魔手。有山頂的金頂為證,金頂每一塊瓦全用金粉鎏飾,所以金頂傲對碧空,金壁輝煌。但是我們參觀的時候發現金頂四周的金外全是黑色,導游介紹說那是給日軍刮走了金粉,細看一道道的刮痕清晰看見。因為屋檐陡峭,有日軍從檐上摔死過,所以只留下頂部的金瓦依然熠熠生輝。
離開小布達拉宮時已是將近五點半了,工作人員忙著收拾東西下班,偶見到的年輕喇嘛穿著的不是厚重的喇嘛服,而是顏色黃褐相接的短袖汗衫,我想這等的隨意在西藏一定不會允許的。邁出山門上車,那紅白映襯的廟宇離我越來越遠,我也仿佛從那種莊嚴的時光中出來了。
關鍵字: 外八廟 承德 避暑山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