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牙山游記
四月“清明時節雨紛紛,街上行人欲斷魂”。今天風和日麗,晴空萬里。我隨單位來到了易縣東西水村狼牙山下。這是一次“紅色之旅”。
我是第二次來到狼牙山瞻仰抗日英雄——狼牙山五壯士。這里的發展很快,在狼牙山下已經建起了一個狼牙山賓館,并且還有一個革命英雄紀念館,在山下的村莊里,農民們除了農忙以外,還蓋起了大大小小的農家小院,水泥的屋頂,貼瓷磚的外墻,屋里還鋪了大理石的地板磚,辦起了農家飯餐館。
15年前的一次爬山活動我仍然記憶猶新。是上小學,由班主任組織的一次愛國主義教育。在山下幾乎沒有什么人居住,零零散散的幾戶農家還是“青瓦的屋頂,泥扒的墻,樹枝的柵欄,草搭的梁“。我們三個一伙,七個一隊,興高采烈,蹦蹦跳跳的相互扶持著走近山林深處……
而今,已經渙然一新。山還是那座山,東西水村的面貌已經由15年前的空曠滄桑,變成了現在的篷壁生輝,人丁興旺。
我們到達狼牙山下,在講解員的帶領下觀瞻了狼牙山的革命歷史和英雄的錚錚印記。順著紀念館的樓梯,我們便踏上了狼牙山五壯士的征途。沿著英雄的足跡,尋找英雄的神遺。在市場的商業大潮之下,我們有過迷離,有過彷徨,有過失落,有過沮喪……來到了英雄的腳下,來到革命的征途,一切是那樣的渺小,那樣的虛無,那樣的空曠。沿著臺階,我們一步一凳兒斷斷續續的開始了新的延續。
我問一位跟我們一起登山的老鄉,“現在狼牙山一共有多少臺階啊?”
“這我可說不好,反正從溶洞往上是1508個臺階,溶洞以下的沒數過。”老鄉黝黑的臉上滲著微笑。
1508級臺階!!!我的媽呀,爬山對我來說,那是虐待。不過我還是要堅持。還沒到溶洞,我就已經沒有什么體力了,恨不得在地上搭個鋪,席地而寢了。我張大嘴,不停的喘氣。好像連肺都要從嘴里跳出來了。同事們都一個接一個開始向上爬了,我還是歇在原地呲牙裂嘴的喘著氣兒。好不容易,覺的差不多了,隨著剩下的幾個同事開始了艱難的旅程。才爬了還不到1/4,我的體力就已經透支,爬十米歇三米的向上蠕動著。
有時候就干脆一屁股坐在臺階外面的土坡兒上歇腳(在臺階上會擋住人家的路),然后在每一個上的涼棚前,都要在老鄉們準備好的小凳子上休息一下。這里的老鄉都非常質樸,他們從來不向你推銷,他們經營的小商品,而且凳子可以隨便坐,為登山者著想,自制了許多棉墊子,鋪在硬硬的凳面上,坐下去感覺很溫暖,很舒服,很解乏。想這種老鄉自己搭建的小涼棚,幾乎每隔幾十米就有一個,是專門為了登山者歇腳用的。雖然涼棚很簡陋,但很實用。
大家都陸續向上爬了,我因為歇腳時間過長,成為了最后一名,被同事們落下很遠了。不過已經習慣一個人,所以并不覺的有多寂寞。自己慢慢的,踉踉蹌蹌的又蹬上了一級臺階。汗已經如地下的泉水,涌肌而出,滲到了衣服外面了。
時間一分一秒的流逝,臺階卻感覺總也到不了盡頭。舉著象灌了鉛的腿,甚至連胳膊也開始當腿使喚了。索性慢慢溜達,閑庭信步,領略大好河山。的確,今天的天氣出奇的晴朗,在天地之間,云霧繚繞,山鳥齊鳴,層巒疊嶂,叫人心曠神怡。郁郁蔥蔥的林木,齊間交錯,在微風中向路人不停的招手,鳥兒也放開了自己的歌喉。我們壯美的山河,塑造了我們難以割舍的英雄,我們的英雄為了心目中的祖國,付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國家的意義,生命的價值,英雄的尋覓也盡現于此。人生于天地間,忙于天地事,感于天地情,悔于天地恨,亡于天地中。壯烈,是天地間對英雄的評價。英勇,是人民對英雄的贊譽。尋覓,是時代對英雄的召喚。
好不容易,腿已經軟的象面條兒一樣了,終于見到了屹立在巍峨山峰上的“五壯士紀念塔”。但是還有一段路要走,才能到達山頂,有很多同事已經開始下山,從我身邊紛紛躍過。
“快點,快點,注意安全”,大家都不約而同的這樣囑咐我。
紀念塔就在眼前了,我一鼓作氣、手腳并用的爬上那幾十級的臺階,終于來到了紀念塔下,英雄的靈前。
我依然是喘著粗氣,上氣兒不接下氣兒了。蹬上紀念塔的臺階,來到平臺之上,周圍萬籟俱寂,莊嚴而肅穆,平靜的熱血在“狼牙山五壯士”墓前沸騰。我知道,就是他們捍衛了我們國家的尊嚴,維護了我們黨的地位,用年輕的鮮血換來我們今天的繁榮。在這座山,依然有你們的英靈在徘徊,在舞動,佑護著這片勝土,陪伴著犧牲的弟兄。我默默的為英雄清掃殘留的垃圾,在紀念塔前深深的鞠了三個躬,表示悼念。
向你們致敬,你們是國家的脊梁,是國家的守護神,是祖國山河的不朽靈魂。
讓我們永遠記住他們的名字:馬寶玉、葛振林、宋學義、胡德林、胡福才……
關鍵字: 五壯士 狼牙山 紅色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