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善盟旅游概況
阿拉善盟位于內蒙古自治區西部,與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石嘴山、大武口市相望,西與甘肅省酒泉、張掖、武威地區相連,東北與巴彥淖爾盟、伊克昭盟、烏海市相接壤,北與蒙古國交界,國境線長733.84公里。
阿拉善盟現轄阿拉善左旗、阿拉善右旗、額濟納旗。盟行政公署駐阿拉善左旗巴彥浩特鎮。
阿拉善地區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前 ,雖然已有200 多年的開發歷史,但生產力十分低下,只有原始、落后的單一畜牧業 ,政治 、經濟、文化處于全封閉狀態 。經過50年的建設 ,阿拉善地區工、農、牧各業迅速發展,1998年國內生產總值已達到16.4億元,吉蘭泰鹽場、雅布賴鹽場、吉蘭泰堿廠、古拉本煤礦、蒙港石材公司 、阿拉善左旗駝絨分梳 廠 、阿拉善左旗地毯毛紡廠和阿拉善蓯蓉集團總公司,都是阿拉善乃至內蒙古的重點企業。被國內外市場稱作太西煤的古拉本無煙煤是內蒙古自治區出口創匯的拳頭產品,出口額占全區出口總額的10%。
阿拉善盟的傳統產業是畜牧業,畜種以阿拉善雙峰駝和白絨山羊最為著名。阿拉善盟的駱駝總數約占全區的3/5 ,全國的1/3 ,世界的1/4 。阿拉 善因此被譽為“駱駝之鄉”。阿拉善盟的駝毛年產量占全國總產量的1/2以上 ,被譽為“王府駝毛”。阿拉善白絨山羊以絨質優良著稱于世,被列為國家珍稀畜種,所產羊絨被外商譽為“纖維寶石”,是毛紡工業的高檔原料,產量占全國的1/10。
阿拉善盟年平均日照時間在3100小時以上,僅次于青藏高原。水能資源也十分豐富。利用太陽能、水能發電具有廣闊的前景。
阿拉善盟土地資源豐富,總面積 37251萬畝,占內蒙古自治區土地總面積的21.5%,人均土地面積2194.5畝。其中耕地24萬畝,未利用土地 17098.5萬畝。全盟宜農土地資源有64.1萬畝,主要分布在引黃灌區和沿河平原及湖盆地區的局部地段;宜林土地資源有14730萬畝,主要分布在賀蘭山、額濟納河沿岸及水土條件較好的平原與湖盆地段;宜收土地資源18958.5萬畝,全盟大部均有分布;此外還有981萬畝的宜飛播造林種草地,主要分布在阿拉善左旗東南部的騰格里與烏蘭布和沙漠的邊緣。
阿拉善盟市旅游投訴電話:0483-8337272
內蒙古自治區旅游投訴電話:0471—6282653
國家旅游投訴電話:010-65275315
位置:位于內蒙古自治區西部,與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石嘴山、大武口市相望,西與甘肅省酒泉、張掖、武威地區相連,東北與巴彥淖爾盟、伊克昭盟、烏海市相接壤,北與蒙古國交界
面積:28萬平方公里
人口:17.2萬
行政區劃:阿拉善盟現轄阿拉善左旗、阿拉善右旗、額濟納旗。盟行政公署駐阿拉善左旗巴彥浩特鎮。
最佳旅游時間:
夏季出游,對于賀蘭山等的風景點的阿拉善盟的風景區是很好的選擇。
民俗節慶活動:
金秋十月胡楊節、“駝鄉”那達慕節、烏海葡萄節。
特別提醒:
當地特產:黃芪、蕨菜、苦杏仁、篤斯等。
到牧民家做客,要帶適當的禮品,如酒、糖、小食品等。對迎面狂吠的牧羊狗僅可喝斥,不可打。解手須至蒙古包南方較遠處,不可到蒙古包東、西側(有羊圈)、北側(氣味會隨風刮入包內)。冬天不要到包北、西側亂踩,因那里的雪是化水食用的。離開主人家須道再見并致謝意。
沙漠晝夜溫差很大,風大、氣溫低。要準備好防寒服。
特別提示:防曬用品必不可少。有時會在沙漠中露營,要自備睡袋及防潮墊。
多帶消毒紙巾,一路衛生狀況不是很好。沙漠風沙大,要準備塑料帶保護相機。
美食:
涼拌蹄黃 、扒駝掌、燴羊雜碎 、粉湯餃子 、黃燜羊羔肉 、馓子
購物:
馓子 * 釀皮子孫 * 粉湯餃子 * 涼拌蹄黃 * 燒駝峰 * 燴羊雜碎
交通:
阿拉善盟接近沙漠的地區,濃郁的異域風情。包頭到蘭州的鐵路過境。
現已形成了以巴彥浩特為中心,以干線公路為骨干,旗線、邊防線為支線,輔以鄉鎮及專用公路縱橫交錯、四通八達的公路交通網絡。到1997年,全盟共有公路47條(段)4528.48公里;其中,省道1383公里,縣道1317.5公里。干線公路好路率達到62.1%,旗縣級公路好率達到 55.3%。橋梁97座2018.68延長米。
到阿拉善旅游可乘火車到酒泉轉汽車,酒泉每日7:30有開往額濟納旗的班車,約8小時到額旗;也可乘火車到銀川轉汽車去阿拉善左旗再轉汽車。阿拉善左旗每日7:00有開往額濟納旗的班車,約12小時到額旗。
在銀川火車站可以包來越野車,2000元/輛(往返)。翻越賀蘭山后,進入阿拉善左旗。茫茫戈壁中的公路非常好,黑黝黝地筆直地通向天邊,好像沒有盡頭。八道橋胡楊旅游區位于額濟納達來呼布鎮東20公里處。沙漠里以騎駱駝為主,200元/峰/天,可提前與阿拉善右旗外事旅游局(0483-6024316)聯系。
住宿:
達萊呼布鎮大約有10家賓館旅舍。最好的是“額濟納賓館”。胡楊節(10月3日——7日)期間,住宿較貴而且隨行就市。平時住招待所一般為10-20元。除了少數一些標間用熱水無限制外,一般熱水有開放時間,注意不要錯過。在沙漠也可以住在向導家里或是搭帳篷。在阿拉善右旗,可住在阿盟賓館,這里的涮羊肉非常鮮嫩。
在八道橋胡楊旅游區,可住在鎮上的小旅店里,80元的標準間帶有浴室;50元的有公用的浴室。
額濟納是個邊防/邊貿城市,來自全國各地的人的生意人很多,以四川人最多。主要餐館都是外地人開的。因為是地處沙漠,運輸不便,飯菜價錢不便宜。
娛樂:
阿拉善地區劃所族器樂,按使用和流行情況可分為兩類:一類是民間流行的樂器,分為漢族常用民間樂器和蒙古族民間樂器,漢族學用樂器有竹笛、揚琴、二胡、板胡、三弦等。蒙族民間樂器常用的有 馬頭琴、四胡等。額外負擔濟納一帶還有一種土爾扈特民族樂器------陶布秀日,另一種是寺廟中的樂器,如:大吊鼓、大長號、嗩吶、伊肯、咸角篥、寧薩、令布、雅托克、人脛骨嗩吶等,主要用于演奏“查瑪”音樂。其音樂基調雄深壯闊,氣勢磅礴,表現出震懾與壓服一切邪惡的雄威。
阿拉善的民歌
阿拉善、額濟納民歌的基本來源為:定居阿拉善所傳唱的民歌;定居 額濟納以后產生的民歌;從鄰近盟旗及其它蒙古地區傳入的民歌;少量的諷刺歌曲大多是從外地傳入的。昔日宴歡這時不允許唱這類歌曲,而是唱古老的長調民歌,長調民歌內容有迎客、敬酒、喜慶、醒酒、宴終、送客、娶親、嫁女、思念、祝愿、贊美、教誨等種類,歌詞有較強的哲理性,內含禮儀、道德、和睦、友愛、團結、勤奮的思想。音調比較完整地保留了蒙古族民歌五音調式風格,還有少量的六聲和七聲調式。凡是阿拉善、額濟納長調民歌,唱時可以自由延長歌調。裝飾音多,大多為不固定裝飾音,可根據演唱情況隨意增減,歌調結構多為兩樂句子和兩樂段體。歌詞中感情詞較多,歌詞的反復也就比較多。民歌里還有一種固定的副歌,為論在何種宴會上,凡唱完任何一首民歌,緊接著都要唱副歌。
阿拉善民間戲曲
阿拉善各地有一些民間戲劇,劇種有秦腔、山西梆子、眉戶戲、道情戲、木偶戲、皮影戲等。
狩獵
狩獵,是蒙古人古老的生產活動。作為馬上民族,狩獵有三個目的:一是捕獲那些害畜野獸,保護牧業生產;二是獵取食物,改善生活; 三是增強武備。 通過這種活動,培養人們的智慧和膽量,增強集體應變能力, 調教坐騎和鷹犬狩獵,又稱圍獵 、打圍、畋獵。大型圍獵,動員數十人 、上百人,甚至更多, 有固定的日期和規程。 一般來說,打什么圍,就有什么章法 。從獵取目標上分,有虎圍、狼圍、野獵圍、黃羊圍、狐貍圍、野兔圍、野雞圍等。從規模上分,有五段長圍、四段長圍、三段長圍等。舊時,凡由扎薩克王組織的,均為五段長圍。一般的圍獵,也有很多人參加。管圍的人高咕:“瑪拉嘎啊!”(蒙古語“帽子啊!之義,是一種暗話命令。)獵人們就從山腳下圍攏過來,包抄獵物。
大型圍獵,須事先下達通知,通報包括地點、預定時間,各個責任地 段等。要延請圍獵高手。獵人們根據時間,準備干糧、馬匹、獵犬以及箭壺、布魯(獵具)等器械。夏秋圍獵之前須“吊馬”(吊膘);給獵犬佩帶用香牛皮或布帛做的紅重項圈,觀之威風凜凜。
關鍵字: 內蒙古 旅游概況 阿拉善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