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雞市旅游概況
寶雞,古稱陳倉,位于陜西關中西部,地處陜、甘、寧、川四省(區)結合部,處于西安、蘭州、銀川、成都四個省會城市的中心位置,隴海、寶成、寶中鐵路在此交會,是中國境內亞歐大陸橋上第三個大十字樞紐。轄九縣三區,市域面積1.82萬平方公里,總人口376萬,其中市區人口75萬,建成區面積60.44平方公里。經過改革開放以來的快速發展,特別是進入新世紀以來,“工業強市、畜牧大市、旅游名市、現代化生態園林大城市”和創建“最佳投資環境、最佳人居環境”的發展思路深入人心,寶雞已經進入了新的黃金發展時期,城市面貌發生正在發生著天翻地覆的變化。2005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15.79億元,是2000年的2.34倍;財稅總收入達到46億元,是2000年的近2倍,城市綜合實力不斷增強,位列全、隴海、寶中三條鐵路在此交匯,是通往祖國西北,西南的交通樞紐。
寶雞旅游資源十分豐富,素有"炎帝故鄉"、"青銅器之鄉"和"民間工藝美術之鄉"的美稱。主要旅游參觀景點有法門寺、周公廟、五丈原諸葛亮廟、關山草原、姜太公釣魚臺、雍城和秦公大墓遺址、太白山、炎帝陵祠、寶雞青銅器博物館、金臺觀、北首嶺、東湖、九成宮遺址等。其中,寶雞市十大旅游景點為法門寺、太白山國家森林公園、釣魚臺、周公廟、五丈原諸葛亮廟、鳳翔東湖、嘉陵江源頭風景區、關山草原、炎帝陵祠、寶雞青銅器博物館。
渭濱區位于陜西省關中八百里秦川西端的寶雞市城區,地處寶雞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縣級建制。南依秦嶺,北臨渭水,總面積923平方公里,人口近37萬,自然條件優越,資源豐富,民風淳樸,環境優美。
渭濱區處在新歐亞大陸橋中段,交通、通訊優越。隴海、寶成、寶中鐵路縱橫交匯,310國道、川陜公路等四通八達,連接川、甘、寧、晉、豫、青、新等省區,西寶高速公路直抵西安;現代電訊網絡覆蓋全區,聯結國內、國際;城市基礎設施完善,水、電、氣等供應充足。
區內科教文衛事業發達。寶雞文理學院等大中專院校和各類學校分布合理;獲國家三級甲等的市中心醫院等各類醫療機構設備齊全,技術先進;秦腔、豫劇、話劇、歌舞等各類文藝團體精英云集,群眾文化事業繁榮活躍。
渭濱是華夏始祖炎帝神農氏的故里,周秦王朝的發祥地,青銅器之鄉。區內秦嶺山脈和渭水之濱的雞峰山、天臺山、大散關、炎帝陵、石鼓寺、龍鳳山等景區谷幽峰奇、遺跡斑駁、風景秀麗,是集山岳風光、歷史遺址、民俗文化為一體的城郊型風景旅游區。
近年來,渭濱立足區情優勢,著力發展區域經濟特色,走依托城市服務農村建立“三大產業帶”實現經濟跨越的路子。分布于遠近郊的第一產業帶,在積極發展糧食生產的同時,多種經營和鄉鎮企業蓬勃發展,國家星火技術密集區建設碩果累累,成績斐然,使農民初步走上了小康之路。環繞城市的第二產業帶,以國家一級企業長嶺(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為代表的40多家大中型企業為骨干,以寶雞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為重點,形成了電子、機械、橋梁、冶金、化工、建材、輕工、食品等10多個工業體系,區內有三家股份公司成功實現了股票上市,長嶺冰箱、寶花空調、大型鋼橋、石油鋼管、鈦鎳材料、真空開關、包裝材料等大批名優產品風行全國,并銷往海外。市區第三產業帶,城市建設日新月異,管理服務高效有序,沿8條主干街道商廈林立,人流密集,交易活躍,成為寶雞市最繁華的街區。位于市區中心地段的渭濱經濟管理試驗區內經營環境優越,非公有制經濟企業密集,食品、服裝、餐飲、娛樂業繁榮興旺,成為區域經濟新的增長點。
渭濱區已初步形成了經濟發展、文化繁榮、環境優美、社會文明的開放城區,全區社會安定,城市文化水平有新的跨越,人民生活有新的提高,先后榮獲全國民政工作先進區、科技工作先進區、衛生模范城、社區服務示范區和雙擁模范城等稱號。
我們熱忱歡迎國內外朋友來渭濱旅游觀光,尋根祭祖,經商辦廠!愿渭濱區與全國各地、世界各國人民的友誼和友好交往日益加強。
關鍵字: 太白山 寶雞市 法門寺 渭濱區 炎帝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