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行無往看風吹草低
醉人的湖泊
在內蒙最有名的天鵝湖就是達里諾爾湖,達里諾爾湖是一個咸水湖,由于補給量小于蒸發量,湖水的堿性越來越大,現在ph值已經達到9.7,所以在湖里面很多魚已經絕跡了,只留下兩種魚,一種是鯉魚,一種是瓦氏雅羅魚,俗名叫華子魚,這種魚生長速度極其緩慢,一年才長一兩多點,但是其味道極其鮮美,由于在咸水里是無法繁殖的,每年秋天,他們就會溯河而上到淡水河里產下卵,這點和大馬哈魚有點類似,在大馬哈魚溯河產卵的時候,熊就是一個優秀的獵手,他們捕殺滿河的大馬哈魚,來給自己提供能量,以便能度過冬天,在達里諾爾湖也有這樣的獵手,那就是天鵝和燕鷗,當華子魚產卵的季節,在通往達里諾爾湖的河口,成千上萬的天鵝和燕鷗在獵殺華子魚,華子魚個頭都不大,每條都在50-400g之間,這樣的大小正好方便燕鷗和天鵝吞食,據估計,這樣的季節鳥兒每天會吃掉幾萬斤華子魚,當然人類也會在這個季節進行捕撈,不過漁場的工作人員告訴我們,他們每年捕撈的魚還不如鳥吃的多,由于這種魚對天鵝等鳥類很重要,為了避免出現青海湖鰉魚的悲劇,國家對華子魚的保護也很重視,每年限定捕撈量和捕撈時間,其余時間是絕對不許捕撈的,魚場也會在湖口的淡水河里放上草把,方便華子魚產卵,所以湖里的魚的數量保持穩定,天鵝等鳥類也會每年光顧,草原上的人也很歡迎天鵝等鳥類的到來,人和鳥在各自的捕魚,互不干擾,甚至有的時候鳥兒會從人裝魚的筐里偷魚…….國家地理雜志為了拍攝這個專題,帶了大量裝備在湖邊住了一個多月,并在今年的國家地理雜志登載了介紹達里諾爾湖的華子魚的專題文章。
我們是沒有時間向國家地理雜志的記者一樣,在湖邊住上一個月來等待天鵝的到來,那個壯觀的場面出現在9月末,我們顯然是來早了,湖面上很平靜,我看到一只很大的黑色的鳥在湖里游弋,在我歡呼以為那是一只黑天鵝的時候,湖邊的工作人員告訴我那是鸕鶿,雖然有些失望,我們還是饒有興趣的游覽,由于湖水的特性,湖邊長的都是紅色的澡類,他們能抵抗鹽堿。湖面上也有一些較大的華子魚受船的影響跳躍出水面,讓我們能看到它的風采。
早來的不只是我們,還有燕鷗,可能是這個時節的食物對他們繁殖后代很重要,所以他們早早來搶占有利地形,在深達20米的達里諾爾湖是無法捕到魚的,聰明的燕鷗也不會閑著,他們一邊在湖附近的草地上吃蚱蜢,一邊等待那激動的時節的到來…….天鵝則象個大人物,不到會議的開始,它們是不會出現的,它們會隨魚季同期而至,人們也只有在魚季的一個多月里能看到萬只天鵝的出現,這也給天鵝蒙上了一層高貴的面紗……
草原之行在歡笑聲中結束了,一位同伴在蒙古包里不慎遺失了金項鏈,結果很快就找到了,而且通過快遞郵寄了回來,在草原的幾天,我們遇到的是熱情好客和注意環保的內蒙人民,這些都是我們去之前沒有想象到的,或許對于自然,我們少一點占有,少一點執著,我們才會擁有一個美麗的地球家。
關鍵字: 作家 北京 沙塵暴 狼圖騰 金剛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