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游大草原品正宗蒙古風味
到遼闊的內蒙古大草原旅游做客,在蒙古包里會受到牧民的熱情歡迎,品嘗純粹的蒙古族風味食品。蒙古族牧民的傳統食品。有烤全羊席、手扒肉、羊血灌腸、奶皮、奶酪、黃油、奶茶、炒米、油炸小果子、肉粥、油卷等。
美味手扒肉
這些食品中,最考究的要算烤全羊席、手扒肉、奶皮和奶油,堪稱佳肴珍饈。
全羊蒙語稱“布和勒浩尼”,將一只去除毛皮、內臟、四蹄的綿羊、分顱、脯、背、腰、尾、腿、肢等八塊煮,不放任何佐料,煮至不見血為止,盛于一個大銅盤或大木盤里,擺成一只整羊的模樣,端上宴席坐上,宴請遠方來客或作為禮物饋贈親友,這是蒙古族牧民的最高禮節之一。未配佐料的羊肉,保持著鮮、嫩、香的味道。
烤全羊
牧民們的家常飯是手扒肉。牧民之間往來,也用手扒肉招待。手扒肉是按骨節拆開的帶骨羊肉,燉熟拿蒙古刀剔著吃。牧民的飲食習慣,早、午喝奶茶、泡炒米,吃奶皮和奶酪,晚餐手扒肉。親戚朋友來訪,主人視其年齡給以各異的羊肉。敬奉老年人羊大腿,肉嫩好嚼;給青年人羊肋巴骨和膀子肉,他們牙齒堅實咬得動;小孩子啃羊小腿,肉絲稀易消化;女賓倍受優惠,吃肉滿膘肥的羊脯。
奶皮用牛奶制成。倒進盆中的新鮮牛奶,兩三天工夫上面便結很厚的一層奶皮,揭下來放入白糖食用,美味無窮。秋天擠的牛奶作奶皮最佳。這個季節的乳牛肥壯,油脂豐富。奶皮下的奶汁燒奶茶,或擱桶里半個多月,酸后摻鮮奶煮,以紗布過濾即為奶酪。濾掉的奶水喂狗喂羊。奶油是奶皮提取黃油后的產物。讓奶皮在桶底發酵一個月,舀入鍋內慢火熬,邊熬邊攪,水分蒸發后,就成是奶油了。奶油拌奶酪和白糖,則屬絕好的乳食品,百食不厭。
關鍵字: 內蒙古大 大草原 草原旅游 蒙古族 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