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香園
天香園始建于1999年,由菏澤牡丹鄉李集村人士李允強發起,將曹州(今菏澤)牡丹引植青島城陽東田村,深得當地村民和各級政府的支持。為了發展牡丹事業,他投資千萬余元,進行了精心的策劃和設計,栽培有菏澤牡丹600余個品種20多萬株,芍藥200多個品種3萬余株,從甘肅引進紫斑牡丹20余種,四川天彭(今彭州)牡丹40余種,日本牡丹60余種,另引進部分野生牡丹(云南小花黃牡丹,西藏大花黃牡丹),開發利用野生種質資源,為培育優質品種奠定了良好基礎。特請曲阜、菏澤古建大師修建亭院、樓閣,使牡丹文化與建筑文化溶為一體。園內外采用明、宋時期建筑風格,合喜式彩畫將古建筑群裝點的更加富麗堂皇。天香園占地面積135畝,座落在城陽中心干道正陽路東段(東田村)與煙青公路交匯處。園內以牡丹為主體配置大批奇花異卉、名樹古木,現已成為當代“牡丹精品園。內設八角亭、六角亭、人工湖、假山遙相呼應,身臨其中,意如仙境。風格獨特的天香園牌坊大門,兩側耳房與60余間的古建筑被行程400余米的畫廊襯托得分外古樸典雅,崎嶇的游園小路將游人引入花的世界。三類六型、九大色系絢麗之花展現在游人眼底。登高遠眺,目睹園中群芳,賞花憶景,實為人生一大享受。園內設有2000平方米的連動式溫室大棚,內擁有萬余盆各地不同季節的花卉盆景,隨時可觀賞到國內外奇花異卉,牡丹可在這里做到四季有花。一行行、一排排牡丹微型盆栽產業化在這里實施,使富貴之花進入千家萬戶,現已形成產業化、系統化,使人贊不絕口,留戀忘返。一年一度的牡丹藝術節,人如潮、花如海,民情民俗,各種娛樂項目有:現代歌舞、東北二人轉、斗雞、服裝表演、民間戲曲等各種活動,使盛節的氣氛熱鬧非凡,現已成為島城一大節日。“昔日曹州看牡丹,今朝青島觀天香,牡丹藝術節在青島已成功舉辦了三屆,本次第四屆藝術節定于4月26日至5月10日,今年牡丹盛花期為“五一黃金周,所以對于旅游觀光的游客是一大喜訊,可以更好地豐富游客的假期生活。天香園對推動與加速我國牡丹學術研究,牡丹產業化生產及牡丹文化的宣傳都產生了積極的影響,成為青島地區乃至膠東區域內在花卉園藝與花文化增添了靚麗的風景線。牡丹不僅是中國的傳統名花,也是世界久負盛名的著名花卉之一,千余年來,她那嫵媚多姿的花容,端莊、雍容的神韻,吉祥的寓意以及王者的風采,均深深地浸嵌在人們的印象之中,難怪唐代尊其為國花,明、清兩代也立其為國花,在宮廷或民間園林、園藝、建筑、雕刻、書法、繪畫、音樂、影視、織錦、工藝美術、神話傳說以及生活習俗中均有她的芳蹤與麗容。可以說牡丹與國人的精神、情感緊密相連,成為香染千古、流芳百世的花中之王,也無怪國人對牡丹情有獨鐘,喜愛呵護有加,在長久的培育中使她成為世界上園藝最早的花卉之一,也是世界上園藝品種最多、遺傳多樣性最豐富的花卉。我國既是牡丹的世界分布中心,又是栽培中心,牡丹理應在這聞名全國乃至世界知名的島城(青島)獨占應有的席位。
關鍵字: 產業化 古建筑 奇花異卉 盛花期 藝術節 黃金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