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初夏行
06初夏行 臨行的傍晚坐在護城河邊耗時間;天藍,云飄,回望月,掛如紗;遙望見西山。釣友即將收桿收籠時,色友早早盯住了他們的位置。半個小時的落幕,徐徐凝重的光色讓時間回溯了四百年。這才是古城的魅力。夜幕下,站在自己的車廂外不肯上去,不敢相信自己又逃出城。對面是一輛開往寶雞的車,五一曉園就坐這趟車。車廂里都是北方人。夜晚列車經常停,窗外刺眼的站臺燈總以為天亮了;列車員說5點半到,真怕沒人叫,睡過。5:20到淄博,比網查的提前半小時。臨出站有淄博市區圖,發現從火車站有126到博物館陶瓷館。臨時決定等回來有時間就去這里打發。憑直覺低頭左手斜插過對面,路邊許多公車。里面空場有發往淄博地區內的班車,停靠有序;發車勤。出來問路知道過廣場那邊有發往山東境內其他地方的班車。清早的路上見到不少老人晨練,而且老人長得都白凈,從容。又找了個面相慈善的老頭確認。廣場一側直通火車站的進站口、售票口;這個建筑有造型,看著很新,比起出站口要現代化。走5分鐘就看到馬路邊的汽車站牌。發往東營的班車,早5晚6,20分鐘一班,夏天末班會更晚些。返回汽車站買了3元一斤的杏,只砍掉5毛,和一個夾小油條的煎餅當干糧。進去坐車。20路到辛店(4元)的中巴車里已經坐了不少人,司機旁邊的坐是空的,太好了。問司機了去博物館在哪里倒車。40分鐘后我在“長途站”下了車,司機囑咐兩遍到對面坐26路。長途站的旁邊確有個長途站,時間還早,進去轉了下,這里是臨淄發往省內和省外的班車點。沒有發東營的車,但在等26路時是看到有到東營的大巴路過的。所以,有可能在20路終點站附近有發東營的車。由于某種原因這個長途站的售票人員沒有告訴我,只是對我問的“去東營的車必須在淄博坐嗎”這句話點了頭。26路3元可到殉馬坑路口,但要跟票員打招呼。路過齊國博物館。現在這個季節趕上農民收割麥子;家家戶戶在路面上鋪滿了一段段麥子讓過往的車輛碾過。這個場景沒親眼見過,看著大家的田里有豐收真是喜悅,又想蹦蹦,要是姐姐在就好了。偷偷摘了兩個黃麥子兩個青麥子拿回家留念。望著大片的黃色麥田想,要是再晚來些就能掰兩個玉米留念了。那年從生存島(票貴沒玩)出來路過蔬菜地,讓姐姐偷掰了兩個毛刺的西葫蘆,我帶回家沒人收拾就扔了。03年她來這里穿過的是玉米地,就肯定我跟來會偷。壞印象原來是這樣留下的。去殉馬坑的幾個叉路口都有明顯的標示,這段路要走20分鐘。殉馬館七點多開館,門票10元,強撕了10元講解費;我到的很早,沒別的游客,欺生,因為心情好沒爭辨。這里就有106匹馬骨,我查的資料比她說的都全。館占地很小,兩個展廳。其實前面那個小廳就掛了個地圖,分別由兩個女孩講,太夸張。回家細想當時我的不理會必然助長他們欺生。好生后悔個鳥。館內有臨淄旅游地圖,他們讓看了個夠,還指點一二。說古車博物館只能到辛店汽車站去換車(37路)。這里換車不方便;說打車過去15元,但要告訴司機走xx路,要不司機就會繞遠。我當他們知錯后的友善。打車對我不可能。從殉馬坑出來問路邊的農人今年產量多了沒,他只說差不多,我說今年的雨水少了,他稱是。出殉馬坑要是不走回頭路,從地圖上看另條道應該能走回等車地點。剛出城市,浮躁的心情仍在,當時就想去東營住,離大城市越遠越好。否則,多在臨淄走走看看也挺舒服。出館的路口等到游5路,曬麥子的大爺說不貴,2元。天氣有些曬了。十幾分鐘后到了齊國博物館。門口有個大市場。齊博30元門票。因為今天是中國xxx日,所以齊博和殉馬坑一樣,對當地人免費。免費的要看身份證。這里的展覽辦的真好,看到三分之一才看見館內的講解員。跟完一圈,又回頭細看了一遍。有個國內最大的銅鏡,講解說因為那年老江來了才把真的擺出來,后來就沒再放回去,那意思好像說我們沾了老江的光。春節聽說老鄧在陜博可以拿著文物細看,所以不知老江是不是也如此地接近文物。 這個女孩解說的不錯了。姐姐說免費參觀利于文化的普及。館內有個院子,進館就瞟見一男在一隱蔽處就水管洗東西,出來就悄悄繞過去把那幾個大黃杏洗了。真甜。10點進,一個多小時出來到路邊的市場閑逛,買了二毛一斤的小西紅柿裝著備餓,可惜不能進館內洗了。天開始陰,滴了幾滴雨。仍坐26路(2.5元)到長途站,趕上對面來輛20路,回到張店。20路車車多,張店和辛店之間有不少站,他們沒有停車或兜車等滿人才走的現象。山東的公路修的很好。中午回到張店,準備做126路公車到市中心看看,希望博物館中午不休。126無人售票,市民用ic卡可打九折,我在家用ic可打八折。僥幸掏出脖子上的卡刷,沒反應。一元到博物館,站名叫陶瓷館。小城市的建筑也越來越商業,m和k就看見不止一家。博物館和陶瓷館挨著,中間有個廣場,挺休閑。博物館今天也免費開放,但下午2點才上班。走到街對面找著唯一一家飯館,正是我想嘗的餃子館。店小,但干凈,一家三口都在張羅。點了2兩韭菜,一兩六個,說最少3兩,那就再來1兩蕓豆餡(其實我叫扁豆),女人說蕓豆少下一個,只收我三元。就著山東大蒜猛吃。早晨買的煎餅不合口就扔了,所以很餓。又給了壺餃子湯,很白的面湯,喝了一臉汗,真舒服。出來遛達到126車站返汽車站,站內買了到淄川的票,3.5元。流水發車。豪華大巴,50分鐘到的淄川。下車回頭東走幾步就能見23路總站,前走也行,見蘇寧電器路口右拐也有23路;1.5元到終點蒲松齡故居。下車走過長長的街道就看見石門洞,一直走就到了。今天是中考,許多學生排隊入考場。蒲松齡故居門票20元,旁邊有個蒲松齡研究機構。有個家庭來參觀請了講解,正好跟上。我喜歡這個故居,地方不大,幾進幾出都別有意思。假山小橋觀魚處不留神就錯過去了。有個屋內是剪紙,美院的作品,這個作者剪的狐仙很傳神,每幅標價都上百是不為過的。不知曉園看見會如何評。蒲松齡的原屋只有三間,在其中一間離開的人世。講解中的很多內容是不知道的。出來進去了兩三圈,等所有的景致都印在記憶里,也不想離去。故居其實在一個小巷里,這里豎著一塊碑,記載著紅軍曾在這里指揮過大的戰役。巷子有許多工藝品,小玩意。仔細挑了幾個帶回去給人。砍價時買東西的小伙子給我印象深,好說話,痛快。大都按我出的價成交。23路在來時下車的地方停著,人上的不多也走,就是開的會慢些。終點下車,過馬路坐車回張店。千萬不能坐破舊的中巴,是從博山過來的,擋風玻璃上牌子寫的到張店,但這種車很慢,沒站也停,見有人站馬路邊也停,處處停。急得我都要罵他娘了。一定要再往前走,看見來時那種豪華大巴就是直達張店的車,有牌子標示。06初夏行 臨行的傍晚坐在護城河邊耗時間;天藍,云飄,回望月,掛如紗;遙望見西山。釣友即將收桿收籠時,色友早早盯住了他們的位置。半個小時的落幕,徐徐凝重的光色讓時間回溯了四百年。這才是古城的魅力。夜幕下,站在自己的車廂外不肯上去,不敢相信自己又逃出城。對面是一輛開往寶雞的車,五一曉園就坐這趟車。車廂里都是北方人。夜晚列車經常停,窗外刺眼的站臺燈總以為天亮了;列車員說5點半到,真怕沒人叫,睡過。5:20到淄博,比網查的提前半小時。臨出站有淄博市區圖,發現從火車站有126到博物館陶瓷館。臨時決定等回來有時間就去這里打發。憑直覺低頭左手斜插過對面,路邊許多公車。里面空場有發往淄博地區內的班車,停靠有序;發車勤。出來問路知道過廣場那邊有發往山東境內其他地方的班車。清早的路上見到不少老人晨練,而且老人長得都白凈,從容。又找了個面相慈善的老頭確認。廣場一側直通火車站的進站口、售票口;這個建筑有造型,看著很新,比起出站口要現代化。走5分鐘就看到馬路邊的汽車站牌。發往東營的班車,早5晚6,20分鐘一班,夏天末班會更晚些。返回汽車站買了3元一斤的杏,只砍掉5毛,和一個夾小油條的煎餅當干糧。進去坐車。20路到辛店(4元)的中巴車里已經坐了不少人,司機旁邊的坐是空的,太好了。問司機了去博物館在哪里倒車。40分鐘后我在“長途站”下了車,司機囑咐兩遍到對面坐26路。長途站的旁邊確有個長途站,時間還早,進去轉了下,這里是臨淄發往省內和省外的班車點。沒有發東營的車,但在等26路時是看到有到東營的大巴路過的。所以,有可能在20路終點站附近有發東營的車。由于某種原因這個長途站的售票人員沒有告訴我,只是對我問的“去東營的車必須在淄博坐嗎”這句話點了頭。26路3元可到殉馬坑路口,但要跟票員打招呼。路過齊國博物館。現在這個季節趕上農民收割麥子;家家戶戶在路面上鋪滿了一段段麥子讓過往的車輛碾過。這個場景沒親眼見過,看著大家的田里有豐收真是喜悅,又想蹦蹦,要是姐姐在就好了。偷偷摘了兩個黃麥子兩個青麥子拿回家留念。望著大片的黃色麥田想,要是再晚來些就能掰兩個玉米留念了。那年從生存島(票貴沒玩)出來路過蔬菜地,讓姐姐偷掰了兩個毛刺的西葫蘆,我帶回家沒人收拾就扔了。03年她來這里穿過的是玉米地,就肯定我跟來會偷。壞印象原來是這樣留下的。去殉馬坑的幾個叉路口都有明顯的標示,這段路要走20分鐘。殉馬館七點多開館,門票10元,強撕了10元講解費;我到的很早,沒別的游客,欺生,因為心情好沒爭辨。這里就有106匹馬骨,我查的資料比她說的都全。館占地很小,兩個展廳。其實前面那個小廳就掛了個地圖,分別由兩個女孩講,太夸張。回家細想當時我的不理會必然助長他們欺生。好生后悔個鳥。館內有臨淄旅游地圖,他們讓看了個夠,還指點一二。說古車博物館只能到辛店汽車站去換車(37路)。這里換車不方便;說打車過去15元,但要告訴司機走xx路,要不司機就會繞遠。我當他們知錯后的友善。打車對我不可能。從殉馬坑出來問路邊的農人今年產量多了沒,他只說差不多,我說今年的雨水少了,他稱是。出殉馬坑要是不走回頭路,從地圖上看另條道應該能走回等車地點。剛出城市,浮躁的心情仍在,當時就想去東營住,離大城市越遠越好。否則,多在臨淄走走看看也挺舒服。出館的路口等到游5路,曬麥子的大爺說不貴,2元。天氣有些曬了。十幾分鐘后到了齊國博物館。門口有個大市場。齊博30元門票。因為今天是中國xxx日,所以齊博和殉馬坑一樣,對當地人免費。免費的要看身份證。這里的展覽辦的真好,看到三分之一才看見館內的講解員。跟完一圈,又回頭細看了一遍。有個國內最大的銅鏡,講解說因為那年老江來了才把真的擺出來,后來就沒再放回去,那意思好像說我們沾了老江的光。春節聽說老鄧在陜博可以拿著文物細看,所以不知老江是不是也如此地接近文物。 這個女孩解說的不錯了。姐姐說免費參觀利于文化的普及。館內有個院子,進館就瞟見一男在一隱蔽處就水管洗東西,出來就悄悄繞過去把那幾個大黃杏洗了。真甜。10點進,一個多小時出來到路邊的市場閑逛,買了二毛一斤的小西紅柿裝著備餓,可惜不能進館內洗了。天開始陰,滴了幾滴雨。仍坐26路(2.5元)到長途站,趕上對面來輛20路,回到張店。20路車車多,張店和辛店之間有不少站,他們沒有停車或兜車等滿人才走的現象。山東的公路修的很好。中午回到張店,準備做126路公車到市中心看看,希望博物館中午不休。126無人售票,市民用ic卡可打九折,我在家用ic可打八折。僥幸掏出脖子上的卡刷,沒反應。一元到博物館,站名叫陶瓷館。小城市的建筑也越來越商業,m和k就看見不止一家。博物館和陶瓷館挨著,中間有個廣場,挺休閑。博物館今天也免費開放,但下午2點才上班。走到街對面找著唯一一家飯館,正是我想嘗的餃子館。店小,但干凈,一家三口都在張羅。點了2兩韭菜,一兩六個,說最少3兩,那就再來1兩蕓豆餡(其實我叫扁豆),女人說蕓豆少下一個,只收我三元。就著山東大蒜猛吃。早晨買的煎餅不合口就扔了,所以很餓。又給了壺餃子湯,很白的面湯,喝了一臉汗,真舒服。出來遛達到126車站返汽車站,站內買了到淄川的票,3.5元。流水發車。豪華大巴,50分鐘到的淄川。下車回頭東走幾步就能見23路總站,前走也行,見蘇寧電器路口右拐也有23路;1.5元到終點蒲松齡故居。下車走過長長的街道就看見石門洞,一直走就到了。今天是中考,許多學生排隊入考場。蒲松齡故居門票20元,旁邊有個蒲松齡研究機構。有個家庭來參觀請了講解,正好跟上。我喜歡這個故居,地方不大,幾進幾出都別有意思。假山小橋觀魚處不留神就錯過去了。有個屋內是剪紙,美院的作品,這個作者剪的狐仙很傳神,每幅標價都上百是不為過的。不知曉園看見會如何評。蒲松齡的原屋只有三間,在其中一間離開的人世。講解中的很多內容是不知道的。出來進去了兩三圈,等所有的景致都印在記憶里,也不想離去。故居其實在一個小巷里,這里豎著一塊碑,記載著紅軍曾在這里指揮過大的戰役。巷子有許多工藝品,小玩意。仔細挑了幾個帶回去給人。砍價時買東西的小伙子給我印象深,好說話,痛快。大都按我出的價成交。23路在來時下車的地方停著,人上的不多也走,就是開的會慢些。終點下車,過馬路坐車回張店。千萬不能坐破舊的中巴,是從博山過來的,擋風玻璃上牌子寫的到張店,但這種車很慢,沒站也停,見有人站馬路邊也停,處處停。急得我都要罵他娘了。一定要再往前走,看見來時那種豪華大巴就是直達張店的車,有牌子標示。還好,六點發的那趟東營車趕上了,車費20。車上人說630還有一趟。踏實了,開始吃過廣場買的一牙兒西瓜。走臨淄,在臨淄廣場拐彎處有停靠站,有人在這里上車。半路被賣給前面去東營的衣維柯,我坐中間的夾座,有站著的。路上看見與地平線持平的落日,真紅。2小時準,這車停在了離百貨大樓不遠的路口。這個路段很繁華,一邊多是賓館,一邊是寫字樓。拐角處一個大的排擋,誘人的很,我的晚飯就這里啦。憑感覺就進了地質院招待所,招待我的阿姨真好,我看中的房間120,她說最低80,我還70她做不了主,說問問老板,說他家女兒看著跟我一樣大,所以老板肯定答應。下樓就碰見老板。老板邊聽阿姨說,邊看了我一眼就答應了。標間挺大,有空調,而且不靠馬路晚上可以睡好覺了。趕快收拾一下去吃飯。大排擋都是年輕人。遇上個剛上班的小姑娘,不知價錢給錯沒。蛭子一盤15,貝類一盤8元,炒山藥5元,涼拌油麥菜5元,一扎啤,一盤海螺,共35元。回到房間看見小西紅柿已經被我買的禮物壓出了水,只好扔,看了看它們,還是嘗了幾口沒壞的。洗澡,看電視,睡覺。第二天昨晚老醒,到沒蚊子。才出來一天就覺得有一個禮拜了。那種讓時間流淌在生命里的感覺真幸福。可惜這個季節不是看鳥的時候,那就隨便逛逛吧。結帳時,阿姨查房間說少了條毛巾,昨晚我也發現少了一條。我心想下次住標間要檢查一下毛巾數。我說自己帶著毛巾,阿姨沒說什么。出賓館,沿著百貨大樓走到長途西站。我發現淄川,臨淄和這里都有現代化的廣場。油田的標志處處可見。長途西站大都是發往省外的班車,沒看見回淄博的車。進去問明去墾利的117路在對面坐。117投幣,零錢差點不夠;不夠,那就得像車門那位老兄一樣,上來一個盯一個,伸手要人家的錢了。我的零錢找到并投進去時,看見那位老兄盯著我,我才發現自己無意間忘了把錢給他,這叫一個抱歉。117路2元到墾利,車程一小時,這是環線車。我隨一位住墾利的老頭的帶引下下了車,說我要看黃河從這里過去2華里,我琢磨著這2華里需要多少分鐘呢。從十字路口一直往收費大橋走,把從家帶來的一代鍋巴解決掉,20分鐘就能看見那段小黃河。道路兩邊是草叢,我看見了我最怕的動物。等117路時想起吃早了,可路邊沒啥可進肚的。為了換零錢買了根冰棍。等來車,開出一段看見路邊有海鮮早餐,郁悶了會兒。車路過西站猶豫了一下沒上,問了車上一老頭,這車還到東站,我覺得應該有到東營的班車。東站比較破舊。外面上了個廁所3毛,把手拎的禮物放在收費處。買了票,也是20元,剛發了一輛東營,這輛還沒啥人,先到站內超市買了點吃點,東西賣的不貴。伊利牛奶在回家的火車上喝了,兩代饃片帶回了家。這里的車都是準點發,回到淄博11:40,司機估計的很準。去火車站買票,13:38開車,只有站票了。站就站吧,濟南實在沒興趣,早天回家休息也好。買票時幫票員找到了零錢,她說了謝,讓我稍驚。這是頭次遇上火車站的人員有禮貌。有了票,在站內給家里掛了電話報告。時間還有一個半小時,出門溜達去吃中。溜達在來時看見的那條小路上。午后的淄博街道很舒適,人們臉上都很平靜。有個學校就在路邊,這里有一大片像家屬區的樓房。孩子們真幸福,不用擠公車上學。淄博的梧桐樹分叉點很高,不像青島,也不像鄭州的梧桐樹。我喜愛梧桐的樹皮;愛寬大的葉子,不密不疏。由它形成的樹蔭驅散著我的焦慮。在車里就看見了這家炸酥肉,買了三兩3元錢,帶到一家餃子館,要了3兩餃,一瓶啤綠蘭莎,沂源出的。吃飽吃熱坐夠了才出來。看見小西瓜,5毛一斤,沒辦法嘗了,可惜。我聽賣票說6點到站的,可車上列車員說8點到,算算要站7個小時了。心情好,多少累都能受。到濟南下去一些人,剛坐下就讓給了抱寶寶的女人。青島的車載電視真好,放的文藝節目讓車廂里的人很開心。跟一個淄博女孩說開后,她說剛才見我能摸到寶寶的胳膊和屁屁很嫉妒,我頓時又美滋滋番。有寶寶玩,時間像飛一樣就過去了。之后,從“生命牽著時間走”回到“時間牽著生命走”。
關鍵字: 古城 寶雞 小挎包 護城河 相信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