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西安九日全景游DAYTWO
西安,聽說已經是一個旅游非常成熟的城市了。所以,我們當初來的時候,決定自助游。我記得上次和同學去旅游,去的是桂林。那些無聊的購物點,浪費了我們很多時間。而且,任何景點都是走馬觀花。非常符合這樣的話:上車睡覺,下車尿尿,景點拍照。
后來,我們都選擇半自助的方式,就是,自己能去的景點,自己去,不能去的就跟當地團,做散客。我覺得,任何地方都需要慢慢地行走,停留。你才能體會到當中的味道。西安,這個老城,有關旅游的東西,都變得非常成熟。很多東西,自己打點一下。絕對沒有問題,就像我這種小驢,是個鍛煉起步的好地方。
day two 行程:
在家庭公寓住得好舒服。我們睡到8點多才起來。打點好一切,我們就出門口了。九點半。我們約好了顛兒在回民街等。雖然,太陽已經出來,可能是入冬的緣故,我們出門的時候,已經感受到絲絲的涼意。這里與廣州的冷不一樣。很干爽,只要你穿夠衣服。感覺還是很舒服的。
我們一路走過去。發現街口有天津的煎餅果子。還有樊記的臘汁肉。還有,原來,白天的西安也是這么多彩的。我們初到西安,顛兒就熱情招呼我們,要我們一定要先去回民街吃。因為,那里的店鋪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吃完的。
我們今天的行程好簡單。就是市區一日游。把周邊的景點都解決。
回民街——西羊市——大皮院——大學習巷(西安大皮院清真寺)——城隍廟——回民街——中國西安清真大寺(化覺巷清真大寺)——鼓樓——鐘樓——明城墻
這里,我主要介紹一下我們去過的景點,至于美食,請留意我的美食推薦咯。
今天我們一共去了六個景點
1.西安大皮院清真寺
2.都城隍廟
3.化覺巷清真大寺
4.鼓樓
5.鐘樓
6.明城墻
下面就等我一一介紹啦。很多介紹性的文字都是從網上copy下來。
1.西安大皮院清真寺
西安大皮院清真寺始建于明永樂九年(1411年),由馬道真先生購地興建。1959年被占作他用,致使年久失修,大殿、南北亭倒塌。1985年黨的民族宗教政策得到進一步的貫徹落實,由當地教民捐資,在學董白志清的領導下,經過5年的努力,不但恢復了清真寺的原貌,而且新修了石刻圍欄、牌杭、滿拉樓、虎國拜樓等設施。
現占地面積共約5畝,建筑總面積1610平方米,禮拜大殿建筑面積354平方米,為中國古典式建筑風格。寺院周圍樹木參天,花草披拂,環境整潔幽靜.為當地回族穆斯林群眾從事宗教活動的圣潔場所。
這個地方我們原本沒有計劃的,誰知道,我們在大皮院吃完小酥肉,再到大學習巷吃孜然包子的時候發現的。原本以為,這個就是傳說中的那個清真寺。我們在門口望了又望。才知道,這是另外一家。這里,很少人,只隱約見到幾個回民伯伯在那里曬太陽、聊天。院子里面很蕭條。可能是因為這里日舊失收的緣故吧。不過,建筑舊舊的味道。卻讓人有一種回到過去的感覺。滿地銀杏的落葉。伴隨著絲絲涼風。你站在中間。別有一番味道。在我們拍照的時候,一位打掃的老伯伯很熱心地走過來幫我們拍照,然后還和我們聊天。老伯伯說:他在這里已經10年了,雖然,這個寺廟很少人,但是,他喜歡這里的清凈。與做禮拜時與別不同。然后,還叮囑我們要小心。外面的世界很亂。還說他的侄子在廣西打工。雖然,老伯伯的很多話,我都聽不明白,靠的是顛兒的翻譯,老伯伯是純正的陜北話。不過,我很開心,現在還有這么淳樸的人。不知道,在這次的旅途中,還可以遇到多少位呢。
2.都城隍廟
西安都城隍廟位于西大街中段,始建于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原址在東門內九曜街,明宣德八年(1432年)移建現址,是當時天下三大城隍廟之一,統轄西北數省城隍,故稱“都城隍廟”。
我們當初一到,就給它那牌樓吸引了目光。以為自己到了日本。整條西大街是一條仿古建筑的街道。白色的墻,很有日本feel,但是,只要你仔細一看。才發覺自己依然身在中國,而且還是五千年的古都西安。我們去的時候,都城隍廟正在重新修葺。不知道,恢復以后,又是怎么樣的一個風貌呢。看到人家的城隍廟,再看看我們廣州自己的。心里不禁感到一陣抽搐。
3.化覺巷清真大寺
化覺巷清真大寺始建于唐玄宗天寶元年(公元742年),后經歷代整修,現有建筑多為明清風格, 布局嚴謹,雕梁畫棟,肅穆幽雅。它與大學習巷清真大寺并稱為中國西安最古老的兩座清真大寺。因其在大學習巷寺以東,故又名東大寺,現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是西安市著名的旅游熱點之一。
這個清真大寺與大學習巷的相比。確實大很多,而且光鮮很多。唯一不同的是,這里多了很多游人。這里的布局比大學習巷更加完善。里面的建筑也很值得欣賞。不過,感覺我還是喜歡大學習巷得那個的文物味道味道更加濃郁。在這個化覺巷清真大寺。遇到一位很靦腆的小男孩。在寺里有一只黑貓。好可愛的。我在廁所前等人的時候,發現這小貓,正當我走過去的時候,小貓跑了。小男孩幫我抓回來,我又拿起相機拍小貓。我問小男孩問題,他又不回答,不知道是不敢說,還是。最后,我們匆匆離開了。因為要趕下一個目的地。
4.鼓樓
鼓樓始建于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三年(1380),比鐘樓大四歲,迄今已有625年歷史。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和清乾隆五年(1740)先后兩次重修。樓上原有巨鼓一面,每日擊鼓報時,故稱“鼓樓”。歷經歲月滄桑,如今巨鼓早已不存,惟余鼓樓巍然聳立。說實話,其實我覺得這個里面并沒有太多值得欣賞的東西。大家都是沖著它的名氣去的。不過,在三樓的展廳,有皮影的展覽,反正包在門票里面,怎么樣也要去看一下。里面最可愛的是,我覺得,里面有二十四節氣的鼓。好好玩啊。
5.鐘樓
鐘樓位于西安市中心,城內東西南北四條大街的交匯處,建在方型基座之上,為磚木結構,重樓三層檐,四角攢頂的形式,總高36米,基座高8.6米,每邊長35.5米,面積約1377.4平方米,內有樓梯可盤旋而上。在檐上覆蓋有深綠色琉璃瓦,樓內貼金彩繪,畫棟雕梁,頂部有鎏金寶頂,金碧輝煌。
以它為中心輻射出東、南、西、北四條大街并分別與明城墻東、南、西、北四門相接,這就是西安人引以為自豪的鐘樓。它是我國古代遺留下來許多鐘樓中形制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西安是明代西北軍政重鎮,它的鐘樓無論從建筑規模、歷史價值或藝術價值各方面衡量,都居全國同類建筑之冠。
鐘樓,真的可以說是西安的中心,是四條大街的交匯點。你要去的地方,這里幾乎都有公交車到達。在鐘樓上有一編鐘,聽說,中央臺的春節晚會的鐘聲,就是這一個鐘發出的。比起鼓樓,這里面有文物的展覽,還有。編鐘和皮影的表演。大家去的時候,一定要計劃好時間喔。
下面我就把表演的時間寫一下,希望給大家作參考。
編鐘表演時間:
am9:00 am10:30 am11:30
pm14:30 pm15:30 pm16:30
皮影放映時間:
am 10:00 pm14:00
6.明城墻
西安城墻是明朝出年在明太祖朱元璋的政策“高筑墻、廣積糧、緩稱王”的指導下,在唐皇城的基礎上建成的。完全圍繞“防御”戰略體系,城墻的厚度大于高度,穩固如山,墻頂可以跑車和操練。城墻包括護城河、吊橋、閘樓、箭樓、正樓、角樓、敵樓、女兒墻、垛口等一系列軍事設施。城墻自建成后歷經三次大的整修。明隆慶二年(1568年)陜西巡撫張祉主持修復使土城第一次變成磚城;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陜西巡撫畢源主持對城墻和城樓作了整修;自1983年以來,陜西省和西安市人民政府對這座古城墻進行了大規模修繕,補建已被拆毀的東門、北門箭樓、南門閘樓、吊橋,并建成環城公園,從而使這座古建筑煥發了昔日風采,成為西安的一大旅游景觀。
我們去到的時候已經五點了。我們建議去的朋友,最好在四點左右在南門登城,走走閘樓,然后看看上面的景點。如果你有時間的話,還可以騎車走一圈。我們問了那些騎車的人。他們說,騎了也有一個多小時了。大概六點以后,天色暗了,城墻的燈亮了。你站在古老的城墻上,看著四周的現代建筑。時空交錯。
最后,我們回到東大街。吃完晚飯。回到舒適的公寓休息。怎么說,今天是一個充實的一天。西安景點不是一般的多啊。老了以后,還要繼續回味。
day two 費用(不含吃住):
化覺巷清真大寺……25元(學生票13)
鼓樓、鐘樓……單獨購買門票的話,每個需要27元,但是買套票就只需要40元(學生套票30元)
西安明城墻……40元(學生票20)
交通車費……大約5元
美食
大皮院清真寺
就是這個老伯伯
我們的合照
名字在照片上找
文物啊
化覺巷清真大寺
化覺巷清真大寺
化覺巷清真大寺
黑貓警長
鼓樓
鼓樓
皮影
鐘樓
景云鐘
明城墻
明城墻
明城墻
晚上的西安,晚上的鐘樓
關鍵字: 城隍廟 明城墻 清真寺 西大街 西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