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革命公園與楊虎城將軍
(“革命公園”這幾個字讓我也加入了進公園的人流,在公園的外面有這樣的介紹:革命公園創建于1929年,為紀念北伐戰爭前夕,陜西國民軍堅守西安死難的軍民而建)
在西安的日子里,晚上吃完飯后我習慣便一個人在街上轉。有一天晚上,我吃過一碗地道的岐山哨子面后不知不平覺走到了西安市城內西五路北側,但見一些人往一個胡同里走,我好奇地走過去,發現這是一個公園的門,人們是茶余飯后到公園里休閑,本以為是一個普通的公園而已,一看名字立即吸引了我。
“革命公園”這幾個字讓我也加入了進公園的人流,在公園的外面有這樣的介紹:革命公園創建于1929年,為紀念北伐戰爭前夕,陜西國民軍堅守西安死難的軍民而建。當時在公園內負土筑冢,建有烈士祠和革命亭,供市民憑吊紀念。1949年以后,人民政府撥專款多次整修,除保存已有建筑外,在公園大門內革命亭前建有噴水池,相傳池內太湖石系唐代宮廷遺物。革命亭北邊還有一人造湖,湖上架有曲橋、亭廊,湖西北的假山曲徑回道,盤旋往復......
這在段歷史,在古老而厚重的西安歷史中也許不算什么,但是,在中國現代歷史中卻是一段令人難忘的歷史,因為它已溶入了西安的歷史中。
公園不收門票,可以直接進入。于是,我在進入革命公園的那一刻也進入了一段歷史西件中。
1926年春,北伐戰爭前夕,匪首劉鎮華在張作霖等的支持下,糾集一支號稱“十萬人”的部隊,企圖攻占西安,為北洋軍閥擴大地盤。劉鎮華圍城8月之久,放火燒掉城外10萬畝麥田,強征民夫在城周圍挖掘了一條3公里的斷絕溝,企囹迫使全城軍民投降。國民軍將領楊虎城、李虎臣帶領全城軍民堅守西安。后馮玉祥將軍大軍入陜,粉碎了劉鎮華的陰謀。時稱“二虎守長安”。在守城期間,死難者5萬人左右,占當時城內人口的四分之一。
1927年為安葬和紀念北洋軍閥劉鎮華圍攻西安時的死難軍民,在西安原清代滿城廢墟上建立了革命公園。當時馮玉祥、于佑任、楊虎城等革命將士親臨負土填坑,在園內東西兩側,堆起兩個大冢,冢內安葬2743具尸骸,又將相傳為唐慶宮遺物的太湖石,從新城內(原明秦王府)移入園內水池;建忠烈祠;拆遷城內清代貢院“明遠樓”復建園中,命名為“革命亭”西安解放后,人民政府撥款對公園進行了整修,并廣植樹木萬株。1952年為紀念王泰吉、王泰城烈士,在公園東南角建烈士亭,亭內有紀念碑。供市民憑吊紀念,1983年革命亭被列為市級重點保護文物。
離開革命公園時,西安市已是華燈初上,古老的城墻在燈光下顯得不免有些神秘。我在想:馮玉祥、楊虎城、李虎臣這些在中國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功臣,是因為他一生中無數次的功績,才讓歷史,才讓后人永遠記住他們的名字,而讓住他們的名字,就是記住了一段段歷史......
(在公園大門內革命亭前建有噴水池,相傳池內太湖石系唐代宮廷遺物)
(在園內東西兩側,堆起兩個大冢,冢內安葬2743具尸骸)
(革命亭北邊還有一人造湖,湖上架有曲橋、亭廊,湖西北的假山曲徑回道,盤旋往復...... )
(公園內的楊虎城將軍像)
(公園內的劉志丹烈士像)
關鍵字: 公園 楊虎城 紀念碑 西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