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長城,山東大地上的一部建筑史詩四
齊長城,將是絕世的風景? 據考證,齊長城現存遺址的總長度占長城總長度的64.4%。齊長城之所以能夠在2000多年的時間里保存下來,除了其建筑上的工藝外,我想她多在崇山峻嶺之中,許多遺跡都在比較偏僻的地方有一定的關系。但是2千多年的風風雨雨,多年來的人為的破壞,齊長城已經是遍體鱗傷、滿目瘡痍。 大自然的風雨侵蝕,文化大革命時期大搞“大寨田”,國防建設與現代戰爭,現代修路、開山、開礦、種田等對齊長城的破壞都很大,近幾年來當地農民推倒長城捉蝎子更是加劇了對齊長城的破壞。在濟南,當我采訪曾徒步考察齊長城的史學家張華松時,這位對齊文化和齊長城頗有研究的學者,對齊長城的破壞速度的加快痛心疾首,他介紹說:近代世人對齊長城的破壞用觸目驚心來形容絕不過分,因為近幾十年來,對齊長城的破壞比2000多年來自然風化與人為破壞還要嚴重! 在長清,筆者在當地向導房世寬帶領下拍攝長城時,他指著一堆堆被推倒的墻體,氣憤地竟一時說不出話來。我在青島的膠南與諸城交界的市美鄉拍攝時,親眼看到竟有人用三輪車挖出長城上的泥土回家蓋房子。當地58歲的農民李廣田指著光突突的長城嶺,回憶著他少年時,這里樹木成林,他每天都要來此拾柴、玩耍。而現在樹木已蕩然無存,并已經引起局部的嚴重風沙! 在齊長城的起點,我還看到,僅存150米的巨防遺址,當地人還在上面種著莊稼!在泰安山區,當地的農民不但可以隨意挖開長城當便道,還在用長城平整出的土地種玉米。更讓我哭笑不得的是,有的果農在地勢高的齊長城在搭建了工棚,用來看守種植的果樹。試想,全國有誰能夠安然地在國家級重點文物上睡大覺! 雖然國家已于2001年6月將全線齊長城列為國家第五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但齊長城的保護形勢極為嚴峻。如果不采取有力措施進行全線保護,也許2000多年的遺址,真的會成為絕世的風景。與孟姜女一起哭長城 孟姜女哭長城的故事,是中國民間四大傳說之一,而齊國就是這一故事的發源地,孟姜女哭長城是從《左傳》中記載的杞梁妻哭戰死的丈夫中演變而來的。由于孟姜女的原型是齊人杞梁妻,所以自古以來,許多學者都認為哭倒的是齊長城,而非秦長城,因為孟姜女故事出現時,秦長城尚沒有修筑。我在長清縣長城鋪村采訪,當地人都說長城鋪就是孟姜女的故鄉,現在還有2戶姓姜的人家,是孟姜女的后代。不管我是在齊長城哪一個地段拍攝,聽的最多的傳說故事就是各種版本的孟姜女哭齊長城的故事。 深秋時節,我到濟南市長清區拍攝西線齊長城時,就住在長城腳下的當地農民家里。夜半時分,當我從睡夢中醒來,久久不能夠入睡。望著窗外深藏于西山上的齊長城,朦朧中,我仿佛看到了齊長城雄偉、粗獷的齊長城。遙想當年,孟姜女也一定會為遠方勞累的丈夫而深夜難眠……漸漸地,月上西山,齊長城的輪廓更加清晰。是啊,日月輪回,也許當年此時,月兒正在輕聲地勸說孟姜女,不要嘆息,不要憂傷。2千多年過去了,孟姜女也已經完成了大業,正在地下安息。但星星還是哪個星星,月亮還是哪個月亮,我仿佛聽到月亮緩緩地向我走來,訴說著一個又一個催人淚下的故事……慢慢地,我跟著月亮一起飛了起來,并一起降落在長城之上。當我看到一塊塊石頭從墻體上跌落時,我頓時失聲痛哭起來。忽然,一陣狂風吹來,我的一滴滴淚水,化作一塊塊石頭,飛向齊長城,飛向已經破損的墻體。瞬間,原來倒塌的長城,又齊刷刷地站立在我面前。 但愿,這不只是一個夢。 齊長城如此浩大的工程,遠古代的齊國人民勞役之苦可想而知,而孟姜女哭長城的傳說里,有修長城的勞工餓死、累死,來不及掩埋,尸體就扔到長城里。在齊長城的西段,筆者目睹了齊長城里的人骨,也為中國的四大傳說之一的孟姜女哭長城找到了一個實物的證據。在長城村,原來孟姜女廟散落的碑文上可見姜女廟 長城村原老支書萬玉亭講述有關孟姜女的傳說故事 這是杜莊城堡內守衛士兵居住的石頭房,頂部就是被捉蝎子的人掀去的。在齊長城終點,已經很難尋找齊長城的遺跡了,已有聰明的商家打起了齊長城的商號,對著烽火臺的馬路也叫齊長城路。 祖祖輩輩在齊長城下勞動的人民在建筑史上,齊長城開創了一個時代 園林工人在齊長城路旁剪草在齊長城下的村子,許多村民還在用傳統的石碾夕陽下的齊長城入海口處的烽火臺,遺址在青島市黃島區,為近年修建
關鍵字: 山東 長城 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