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江開元寺
據民國《建德縣志middot;卷六》載,開元寺原址位于古嚴州(今建德市梅城鎮)武定門(小西門)外。唐神龍元年(705)建,原名中興寺。唐開元中期改名開元寺,唐代僧人道明法師(俗名陳尊宿)曾在開元寺舊址建庵(尊宿庵)。詩人劉長卿在睦州任司馬時曾有詩云:“幽居蘿薜情,高臥紀綱行。鳥散秋鷹下,人閑春草生。冒風歸野寺,收印出山城。今日新安郡,因君水更清。后古剎幾經興復,清康熙年間,僧人大力整修、擴建,現尚存遺址。2004年9月,市風景旅游局與梅城鎮人民政府開始聯合重修梅城西南沿江之七郎廟,并將中殿改名為開元寺,現在已經正式修復完成并對外開放。重修工程采用古建筑整體移建與精美構件并建的技法。寺院占地面積為4.7畝,建筑面積為1400m2,大部分建筑物從建德市大同鎮儒博村的張家廳和白沙村的章家祠堂移到此地。修復后,主殿兩進,后進為整體移合,左偏殿,前廊中廳后院;右偏殿,前室后廳,中庭置魚池,三殿渾然一體,莊嚴肅穆。寺院布局按照佛教的規制,前殿供奉彌勒佛、四大天王、韋陀,主殿供奉釋迦牟尼、十八羅漢,左開間為圓通殿,供奉觀音,右開間為建冒殿,恢復了七郎廟的古跡,供奉了金元戚、龍王神和七郎神。
關鍵字: 儒博村 大同鎮 建德市 建筑物 開元寺 梅城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