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大雜院
溪口,東靠武嶺,南瀕剡溪,北臨雪竇山,水繞山環景色秀麗,是人們傳說中的“世外桃源。武嶺是溪口的門戶,穿過雄偉壯觀的武嶺門,眼前豁然開朗,青石長街沿溪而筑,晚清民國屋舍儼然。蔣氏故居豐鎬房、民國大雜院、蔣氏宗祠錯落有致分布剡溪兩旁。晚清時期,民國大雜院所在的剡溪南岸是民俗文化的搖籃,曾一度極為繁華,酒旗戲鼓溪南市,多少游人不憶家。青少年時代的蔣介石常常留連于此,處處留下了他的足跡。然而時代變遷,昔日喧囂熱鬧的溪南盛景已成過眼云煙,一些有著珍貴價值的絕技絕活也漸漸失色、失傳,掩埋在時光的塵埃之下。溪口,又因蔣氏父子叱咤風云的人生和浪漫愛情故事而蠻聲中外、令人矚目。在蔣介石統治中國的22年里,溪口一度被譽為是蔣的“龍興之地。抗戰勝利之后,宋美齡曾提議在剡溪南岸興建紡織廠,以恢復昔日的繁華景象,但隨著國共內戰爆發和國民黨潰敗臺灣,國民政府的建設計劃也被迫擱淺。一鎮凝聚蔣氏史,獨院濃縮民國情,民國大雜院對外開放真實再現了歷史上溪南的繁華市井,一切如故,親切動人。在這里五方交匯,八面來風,風情萬種的《夜上海》、《夜來香》等民國歌舞,光怪陸離的古老中幡、肚皮拉車等民間雜耍,拍案叫覺的皮影戲、木偶戲等民間戲劇,如火如荼的斗雞、斗狗表演,一一精彩紛呈、嘆為觀止。用清朝的消防車救火,坐一坐老式的軌道車,來一回鯉魚跳龍門,進行一場擂臺比武、舵手對抗、起航拔河,處處驚心動魄、彩聲雷動。在室內藏區,您既可親眼目睹難得一見的晚清老式相機、英女皇維多利亞時代的鐘表及中國傳統農耕漁織的工具等珍貴藏品,又可領略中國博大精深的儒、佛、道三教文化。漫步于商業作坊街,體驗瀕臨絕跡的造紙、釀酒、榨油、打鐵等傳統行當。擠身民間小吃坊,江南小吃姜糖、打年糕、老嫩豆腐也應有盡有。民國大雜院,讓您乘興而來,竭盡歡樂而歸,在娛樂中感受民國滄桑,在休閑中領略百業精彩。來民國大雜院,帶您走進民國記憶,尋覓爺爺奶奶講過的真實故事!!
關鍵字: 光怪陸離 大雜院 如火如荼 木偶戲 皮影戲 精彩紛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