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清源山旅游風景區
清源山風景名勝區是我國歷史文化名城泉州市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務院公布的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它地處福建省東南部,晉江下游東北岸,位于東經l18度30'-118度37',北緯24度54'-25度o'之間;與發展中的泉州市區三面接壤。距廈門市106公里,福州市196公里。清源山又名北山、泉山、齊云山,為泉州城北屏障,海拔498公尺,面積62平方公里,主景區距泉州城市區3公里。“清源之奇以石,清源之靈以泉。元人贊譽“閩海蓬萊第一山。“清源鼎峙為泉州十景之一,歷來為游客登臨攬勝。山間水景多姿、泉、澗、潭、瀑有135處。據《方輿攬勝》一書載:“山有石乳泉,澄潔而甘,其源流衍下達于江,建郡時,以清源名。清源山是閩中戴云山余脈,峰巒起伏,石壁參差,林幽壑深,巖石遍布盎然成趣,多處勝景天成,為572米,山脈綿延20公里,象形巖石,千奇著名自然景區,有“閩海蓬萊第一山之美譽,為泉州四大名山之一。位于泉州北郊,故俗稱北山;又因峰巒之間常有云霞繚繞,亦稱齊云山。此山的得名還有一個神話傳說:當年八仙中的鐵拐李云游至此,見此山蒼松翠柏,曲徑通幽,一時興起,用鐵拐捅地贊嘆。不料用力過猛,將鐵拐戳進了山石中,撥出后泉遂涌出,以后人們就稱該山為清源山。這里的景色以奇石和清泉著稱,林壑幽美,歷代文人墨客到此登游留題甚多,據調查記錄,山中石刻多達300余方,都具有很高的文物價值。清源山中還有近代高僧弘一法師的舍利塔,弘一法師早年歷經繁華,中年剃度出家,后在泉州一帶閉關治學,后半生清貧靜逸,圓寂前留下“悲欣交集四個字。他的舍利子被供奉在清源山中,更使該山增添了人文意蘊。老君巖原名羽仙巖,因雕有老君坐姿石像而有今名,坐落在清源山右側山麓,宋時利用天然巖石雕成。像高5.63米,厚6.85米,寬8.01米,占地面積55平方,是中國現存最大的道教石雕像,坐像額高有紋,雙耳下垂,長發飄動,雙目遠眺,右手憑幾,左手依膝,栩栩如生,神態安詳閑逸,為道家純樸歸真,道法自然的寫照,可謂“老子天下第一。雕刻精致又不失夸張,堪稱為我國石像雕刻藝術瑰寶。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清源山風景名勝區屬花崗巖地貌的山地丘陵,地勢起伏、巖石突兀,主景區最高海拔498米。地質結構是通過多次構造運動和巖體侵人所形成的,巖體外部呈黑褐色,巖層節理不發達,成土因質以坡積物居多,土壤為溫潤型;年平均氣溫17度-21.3度c之間,年平均降水量在1202-1550毫米之間,全年無霜期358天;清源山冬暖夏涼,氣候溫暖濕潤,一年四季均適宜觀光旅游。
關鍵字: 占地面積 栩栩如生 清源山 舍利子 風景名勝 齊云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