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廣化寺
廣化寺位于莆田城南約2公里的鳳凰山(又名南山)下。始建于南朝陳永定二年(公元588年)。原名金仙院,隋開皇九年(公元589年)改為金仙寺。距今有1430多年歷史,是著名的千年古剎,與福州鼓山寺、廈門南普陀寺、泉州開元寺并稱福建四大叢林。1983年國務院公布為全國第一批重點開放寺廟,1986年被評為福建“十佳風景區之一。宋代廣化寺十分鼎盛,有10院,120庵,僧眾1000余人。明朝黃仲沼《詠南山》詩有“靈巖一百二十寺,多少樓臺鎖夕曛句,即是當時盛況的寫照。元朝至正年間,寺被火焚。明洪武至歷年間,遂漸漸重建。現在寺為清光緒初年重修。近年來,由海外僑胞熱心贊助,對寺院殿堂進行了全面整修和擴建。該寺現占地3.2萬余平方米,建筑面積1.6萬平方米,石砌圍墻長1公里,。貫穿主體建筑物的中軸線長達385米,結構嚴謹,布局勻稱,規模宏大。中軸線主建筑,從海拔25米逐步升高到63米由山門、放生池、天王殿、大雄寶殿、法堂(上為蕆經閣)、祖堂(上為臥佛閣)等組成。兩側翼有寬敞的百柱廊廡。從臥佛閣兩旁開始,左廂依次有功德堂、溪聲閣、水云鄉、尊客堂、伽藍殿、五觀堂(上為庫房,后為香積廚)、鐘樓;右廂依次為般若堂、看山樓、煙霞窟、凈化堂、祖師殿、學戒堂、鼓樓。左上方新建有觀音閣,內奉一身高8米觀音像;右上方新建有小南山地藏殿。在放生池兩側新建4座五百羅汗堂。
關鍵字: 中軸線 大雄寶殿 天王殿 廣化寺 建筑物 觀音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