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慶市旅游概況
簡稱: 0758
省會:526000
位置:位于廣東省的中西部、 珠江三角洲的西部,居西江的中下游。
面積:1.5萬平方公里
人口:368萬
行政區劃:管轄端州、鼎湖兩區,高要、四會兩個縣級市,廣寧、德慶、封開、懷集四個縣和大旺綜合經濟開發區。
概貌: 肇慶是有2200多年歷史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坐落在珠江三角洲的西部,它是首批中國優秀旅游城市。
肇慶市位于中國廣東省中西部,是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首批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全國創文明城市先進城市、廣東省文明城市,也是地跨珠江三角洲與粵西山區的新興工業城市。肇慶現管轄端州、鼎湖、高要、四會、廣寧、德慶、封開、懷集8個縣(市)區及肇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總面積1.5萬平方公里,人口392.65萬。2003年國內生產總值501.15億元,比上年增長11.2%。肇慶地理位置優越,自然資源豐富、基礎建設扎實、人文環境良好、政策設施配套,是投資興業的一塊風水寶地。肇慶市九次黨代會提出了努力把肇慶建設成為花園式、生態型、現代化大城市的奮斗目標,進一步改善肇慶投資環境,全力招商引資、大力發展外資、民資、園區三大經濟,掀起了新一輪發展浪潮,備受海內外各界關注。
肇慶物產資源豐富,到目前止,已探明的礦產資源有50多種,主要有黃金、花崗巖、大理石、石灰石等,其中黃金產量占全省的八成以上,河臺金礦年產黃金過萬兩,素有“北有煙臺、南有河臺”之稱。
肇慶市盛產稻谷、 優質水果、食用菌等出口創匯的“三高”農業產品;有松香、桂皮、桂油、樟腦等松脂深加工產品;有豐富竹、木深加工系列產品。還有美食果蒸、蓮藕、劍花、肇實、紫背天葵等土特優產品和傳統實用工藝品、全國四大名硯之首的端硯。
旅游概況
“一江浩蕩,兩湖映碧,三峽爭險,四塔擎天,五樓斗麗”的肇慶,擁有眾多的文物古跡和獨特的自然景觀:星湖,兼有陽朔、西湖的山水之美,是國家aaaa級景區和全國十六大文明景區示范點之一;鼎湖山,擁有北回歸線上罕見的原始次森林,生態環境一流,負離子含量居全國之最,被譽為“天然氧吧”、華南生物種類的“基因儲存庫”和“活的自然博物館”。目前,以星湖、鼎湖為中心,以500公里環市公路為連線,以德慶悅城龍母廟和盤龍峽、封開龍山、懷集燕巖、廣寧竹海、四會貞山、高要生態園和高爾夫球場為主要支撐網點,集度假、療養、會議、購物、文化、娛樂、商務等多種功能于一體的現代大型旅游網絡“千里旅游走廊”,已頗具規模,這也使肇慶眾多地處偏遠的風光景點的開發價值日益顯現。
天氣概況
肇慶屬南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21.2℃,1月份平均氣溫12℃,7月份平均氣溫28.7℃。懷集縣北部山區冬季可見霜雪。年均降雨量約1650毫米以上,集中在4~9月;年蒸發量1300毫米以上。無霜期310~345天。早春多陰雨,夏秋受臺風外圍影響,晚秋有寒露風侵襲,對農業生產不利。
投訴電話
肇慶市旅游投訴電話:0758-2262296
廣東省旅游投訴電話:020-86681163
國家旅游投訴電話:010-65275315
端州概況
端州,自漢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設置縣治以來,一直是歷代縣、郡、州、府所在地,西江流域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的中心。2000多年璀燦的文明留下了許多極具歷史價值和欣賞價值的名勝古跡:端州城區一江(西江)繞城,兩湖(星湖和鼎湖)相連,三峽(三榕峽、大鼎峽、羚羊峽)爭險,四塔(崇禧塔、文明塔、元魁塔、巽峰塔)對峙,五樓(閱江樓、披云樓、麗譙樓、波海樓、綠瓦樓)斗麗;還有梅庵、宋城墻、肇慶府、高要學宮等文物古跡,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結合得和諧美妙,融為一體,相得益彰。
其主要表現為河流、平原、湖泊、山脈自東向西依次展開,形成西江小三峽、宋城、星湖幾大景區。星湖是國務院首批公布的全國重點風景名勝區,緊接城區北部,以峰巖、湖泊、巖溶地貌為主要特色,享有"桂林之山,杭州之水"的盛譽。
關鍵字: 廣東省 文物古跡 旅游投訴 珠江三角洲 肇慶市 資源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