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吳川泥塑塑出珠三角民俗畫卷
“哺乳紡紗”、“結婚沾喜”等珠江三角洲水鄉傳統民俗在城市化進程中已漸行漸遠,而粵西吳川泥塑藝人以泥塑藝術再現水鄉民俗。記者在廣東三水荷花世界看到,以珠三角水鄉耳熟其祥的民俗故事為題材創作的十多組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的塑像赫然展現人們眼前。
廣東吳川泥塑
據了解吳川市文化館館長許志明一個月前帶著十多名泥塑藝人來到三水荷花世界,開始為的泥塑藝術表演和作品展覽作準備。
十多組泥塑作品中包括《中醫把喜脈》、《民間絞面美容》、《結婚沾喜》、《哺乳紡紗》等極富珠三角民俗風情,是改革開放三十前珠三角水鄉人民生活的真實寫照,生活氣息十分濃厚。
泥塑作品中的人物和道具非常逼真十分逼真,每組泥塑都設置了背景和介紹詞,對作品的主題進行了簡單的介紹,令泥塑作品更具藝術性、觀賞性。
如《結婚沾喜》就是以古代廣東三水北部客家人傳統婚俗為題材創作的。據介紹,古時每逢有人結婚,一些已婚未育的男人就背著枕頭、抱著公雞和酒去沾喜,希望自己早生貴子。泥塑作品中的兩個男人喜氣洋洋,分別抱著酒甕和公雞站立在貼著雙喜和喜聯的木門前,傳統、喜慶的氣氛撲面而來。
《中醫把喜脈》則是一名老中醫手捻胡子正在為一名女子望聞問切。《哺乳紡紗》更是妙趣橫生,一名母親一邊紡紗,一邊喂奶。背在背上的孩子咬著母親向后拋的乳頭,吮得津津有味。據說古代廣東三水金本、白坭一帶的婦女在紡紗時以這種方式為孩子哺乳。
吳川是廣東省著名的民間藝術之鄉,泥塑藝術已經有上千年的歷史。相傳吳川泥塑源于唐末宋初,佛山廖嶺居民遷徙至吳川梅菉鎮瓦窯村,也將佛山石灣精湛的陶瓷工藝帶到了吳川。此次來到佛山表演和展覽是為了加強兩地文化藝術交流,共同將中國陶瓷民間藝術發揚光大。
關鍵字: 傳統 吳川 廣東 泥塑 珠江三角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