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秀公園游記
“五羊牌”雪糕大家吃了不少吧!可你有知不知道它的名字是怎樣來的呢? 今天,我們和鄰居的阿姨、妹妹一起去越秀公園玩。 我們首先乘坐觀光車來到終點站,看“五羊城”。相傳, 周夷上八年(公元前887年),廣州曾一度出現連年災荒田野荒蕪,農業失收,民不聊生。有一天,南海的天空忽然傳來一陣悠揚的音樂,出現了五朵彩色祥云,上有五位仙人身穿五色彩衣,分別騎著5只顏色不同的羊,翩翩而降,來到楚庭,羊口里銜著一莖六出的優良稻穗。仙人把這些谷穗送給了廣州人民,并祝福說,但愿這里的人從此永無饑荒,說完便化作一縷青煙騰空而去,五只神羊留在人間,化為石頭,當地百姓認為這是美好的開端,就在后州廳梁上繪畫五仙人和五羊像。從此,廣州便成了嶺南最富庶的地方。這就是廣州有“五羊城”、“羊城”、“穗城”名稱的由來。 現在,我終于知道“五羊”是怎樣來的了。 我們往下走,來到了聞名中外的“鎮海樓”。 鎮海樓坐落于越秀山小蟠龍崗上,始建于明太祖洪武十三年(1380年),至今已有600多年歷史,是廣州北城墻最高處建造的城樓,鎮海樓,又叫“望海樓”,俗稱“五層樓”。解放后人民政府將其加以修葺,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五層樓高25米,闊31米,深16米,呈長方形,一二層用紅砂巖條石砌成,三層以上為磚墻,外墻逐層收減,似樓似塔,紅墻綠瓦,造型十分古樸奇特。樓頂層正面高懸“鎮海樓”金色巨匾。? 1950年至今,鎮海樓稱為廣州博物館。廣州博物館是一座具有地方特色的綜合性歷史博物館,收藏和展示了廣州地方歷史文物,它以城市建設發展為主線,自206bc至今,通過近千件古代和近現代文物、照片和資料,從政治、經濟、文化、風俗等方面展示了廣州兩千多年歷史變遷的一些軌跡。秦代漆盒、西漢玻璃碗、西漢鎏金銅俑、東漢陶俑、隋唐的玉劍(劍首劍格劍燧)、明代的計時器、清朝的自鳴鐘……都讓我賞心悅目,嘆為觀止。巨大的實物鐵錨配以明朝《天工開物》“錘錨圖”更讓人記憶更深刻。 我們走出鎮海樓,來到廣州美術館。首先展現在我們面前的是中瑞兩國的精美陶瓷和歷史悠久的廣彩陶瓷;然后是廣州的文化歷史:自古以來的紡織過程,傳統精美的刺繡工藝品。別看刺繡只是女孩做的玩意,原來刺繡也很講究手藝的。一幅4平方米的紅綢上,銹了兩個大喜字,高達60厘米左右。在僅有2平方分米的小布,已經銹出了許多小人物。 還不止呢!我們來到象牙雕這里,更讓人覺得不可思議:一個球狀的象牙,雕刻家把它從里到外一共雕了50層,而且每一層就包括了一種雕刻的方法,所以每一層的圖案都不一樣;還有一把象牙扇子,在上面雕刻了七仙女,每位仙女都若隱若現,手工非常精細;還有,廣州的雕刻家在慈禧太后40歲生日的時候,雕刻了一對龍鳳船給慈禧,但因為慈禧說她不要龍,只要鳳。所以龍船就在廣州,鳳船就在北京的故宮博物館里了。一開燈,船內燈光通透,船里的每一個小人物都能看見;一個長達50厘米左右的象牙上,竟然能雕刻出68個民間故事,形象逼真,人物鮮明……看到了這里,我的腦子里產生了疑問,難道中國很那時候有多大象嗎?解說員回答了我的問題:“象牙在中國并不多,但在泰國、非洲等那些熱帶國家就多了,他們覺得把象牙交給廣州的雕刻家作弄一番,這樣的象牙會更加高貴。”由此可見,廣州的象牙雕刻工藝在那時候已經能做出一些繁瑣的步驟了。 在這次的“訪古”活動里,我帶著意想不到的收獲回到了家。
關鍵字: 南海 妹妹 終點站 觀光 越秀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