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雨丹霞山游記全攻略
圖片: screen.width-461) window.open('//img.3608.com/upfiles/barticleedit/2007/2/13/7_11763.jpg');
}
}" src="//imgs.8tdc.com.cn/d/file/hn/gdly/yj/08d8ba0732256962156d3dbfd4a03e7a.jpg" border=0> 圖片: screen.width-461) window.open('//img.3608.com/upfiles/barticleedit/2007/2/13/7_11764.jpg');
}
}" src="//imgs.8tdc.com.cn/d/file/hn/gdly/yj/0155086a1eed2bc12888c0152514925c.jpg" border=0> 一覺醒來,外面下著大雨,感覺像一盤盤冷水澆在我的心頭,怎么回事?昨天還是陽光燦爛,怎么一覺醒過來就。。。。“不管了,先起床再說,也許過一會會轉晴。”心里想。一翻折騰之后,在上午十一點多才到達丹霞山路口,雨依然下過不停,一輛帶雨蓬的三輪車駛了過來,一問之下,到山腳要十塊錢,嘩!要殺人了,據我所知路口到陽元山只有三公里左右,一輪殺價,答應四塊錢到陽元山。由于時間緊迫,一開始就快步上山,從剛才導游小姐稱為“陽關大道”的瀝青路前行,不到十分鐘,有一指示牌標著“雄風初現”,放眼向前,倚著高聳入云的陽元峰旁的陽元石已初現端倪。再向前,轉過兩道山坳,視野開闊了不少,不遠處的陽元石雖在雨霧中,但也無法掩藏其崢嶸的面目,循石級登上“拜陽臺”,陽元石雄風躍然在目。拍了幾張照片之后,參考了一下地圖,計劃從陽元山腳左側的小路進山然后繞過陽元山后再出山。行進了約大半個小時,從小路又轉入了一段大路,這時雨繼續下過不停,四周靜無人聲,向右觀陽元山,像一道巨大的石屏風被云霧繚繞,氣象萬千,美極了! 又走過了一段低洼的小路,面前是一條又長又高的石階,費了不少勁爬上去之后,山路變得越來越難走,山勢也越來越險要,有時候要從僅能容一人的石縫中穿過;或從巨石底下爬過;還有要從懸崖巨石中鑿出的棧道上攀爬,雨水從上面沖下,更增加了攀登的難度,一不留神就有可能滑倒。如此這般,翻過了幾道山梁,在一塊巨石底下停下來休整,拿出地圖研究了一下,估計只是半山而已,因為標在小路上的古石寨還沒出現,不禁又犯懵了,原以為這條路只是繞過陽元山而已,想不到竟然如此難走,如果換作平時體力充沛,本不算什么問題,問題是肚子空空的,體力已消耗了差不多了。大雨加上這樣的路況,真不知還要折騰多久才能走出去。但退回去已是不可能得了,只能繼續向前。山路依然險要難行,好不容易又越過一道山梁,眼前的景象讓我倒吸了一口冷氣,眼前是一條異常陡峭的登天棧道,幾乎是垂直而上,兩旁雖有扶手鐵鏈,但云霧纏繞,竟看不見究竟有多高,讓我疑心這就是傳說中昆侖山上的接天天梯,人間和仙界的唯一通道!我定了定神,兩手緊握棧道旁的鐵鏈,不點都不敢大意地一步一步慢慢向上攀爬,因為體力的消耗已不知腳下是否有足夠的支承力,且雨水順著石級沖下,一不留神就會滑倒,要是這樣,那就真得上天堂了。越向上,云霧越濃,云從身邊飄過,視野一片白茫茫,上不見盡頭,下不見來時的路,身體有如在半空漂浮,空空蕩蕩,感覺有點像“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也不知過了多長時間,終于爬過了棧道,登上了一座有如古代烽火臺的古石寨,放眼遠望,但見風起云涌,云霧或收或散,遠山近峰不時隱現其中,竟如身處奇幻的仙景般!之后的路開始慢慢轉好,不久就登上了陽元峰頂,但發覺景象竟不如在古石寨上的變幻莫測,也沒逗留多久就從另一側下山了。開始時,因為路滑的原故,有一段路也非常難走,到了半山后,山路趨于平緩,雨也停了,云霧也慢慢散去,奇特的丹霞地貌也在霧藹中展現,可惜的是雨天無法領略丹霞地貌在陽光映射下一片褐紅色的景象。路上也終于碰見了三兩個登山的游者,而與每個游者擦肩時都不忘提醒他們:“山路險要,路滑小心!”出了陽元山,已經是下午兩點多了,趕忙找到一個服務點,一問,嘩!一罐八寶粥要十塊錢!去過這么多地方,丹霞山的生意人也算是黑了。但也沒辦法,誰叫自己肚子餓,買了兩罐,一口氣倒了下去,舒服!休息時,計劃了一下下午的行程,丹霞山還有另外兩人景區,一個是長老峰景區,另一個是龍翔湖景區。估計時間很緊,于是也不多作休息,立刻找來了一臺摩的,一輪殺價之后,四塊錢到長老峰腳。長老峰是丹霞山的老牌景區,上山的路也比較好走,只是這時,剛停不久的雨又下了起來。沿途也沒什么特別另類的景點,無非是什么牌坊、摩崖石刻、休憩亭等等。大約不到半小時就到了位于半山的別傳寺,寺院并不大,只有三重,只是寺院背山而建,背倚長老峰峭壁,有一種倚天絕壁,凌空而立的景象,感覺氣勢頗為魁宏。從別寺向外望,云霧中的錦江河在崇山峻嶺中婉轉南流,如詩如畫。繼續上行,也有一兩段較為險要的棧道,但較之陽元峰的則大大不如,約半個小時后,就順利登上了丹霞山第一高峰——長老峰。雨依然下過不停,在長老峰的觀日亭放眼,但見云海茫茫,西部群峰或隱或現,雖也變化莫測,美不勝收,但終不如陽元山古石寨上那近在身邊的亦幻亦真,霧里行云的感覺。印象較為深刻的是觀日亭中的那把巨大的同心鎖,“同心長老,長老峰,同心鎖”;寓意綿長。碰巧在我休息時,有一對老夫婦叫我幫忙照相,兩人分立在同心鎖兩側,我讓他們緊拉對方的手,于是,取景框內一幅幸福溫馨的景象立刻定格。一番臨高舒懷之后,冒雨循原路下山,到半山的分叉路,一條下山,另一條通往龍翔湖景區,看表,時間已經差不多下午五點了,正思量中,看見一挑夫正在歇息,于是上前打聽,回復是:“到龍翔湖的陰陽石有大約二十多分鐘的走程,且都是下山的路。”想了一下,決定前去,因為既然來了,就不希望留下什么遺憾。由于要趕時間,所以一路小跑著走,開始還是平緩的山路,轉過一個山坳之后,一條陡峭的棧道擺在眼前,棧道的盡頭是一條夾窄的石縫。心里不禁納悶起來了:挑夫說一直是下山的路,怎么又變成上山了?先不管了,上去再說。此時已忘卻疲勞的我小跑著一口氣爬上了棧道的盡頭,連自己都覺得奇怪,接連登了兩座山峰,竟然還有這么好的體力。石縫中有一塊指示牌,走近一看——一線天,原來這就是一線天,上山前看地圖已留意了,原來在這里,再拿起地圖看了一下,沒錯,一線天是通往龍翔景區的通道。于是略略放慢了腳步,欣賞了一下,發覺竟不如肇慶七星巖玉屏峰的一線天更為形象。穿過一線天,終于出現了挑夫所言的——下山的路。繼續一路小跑著向前走,山路彎彎曲曲,山坳過了一道又一道,不多久,越過一段石階,爬上了一個不大的平臺,向左一看,不禁呀的一聲,陰元石赫然在目!這也是我自早上看到陽元石后的第二聲驚嘆。造物者竟是如此的神奇和不可思議,世間千奇,此山竟占其二,真是奇哉怪也!趕緊抓拍(可惜由于要擋雨的關系,照片拍出來的效果很不理想,直令我懊悔至今。)。離開陰元石,又是一路小跑著直奔龍翔湖,計劃是從龍翔湖的碼頭座游船出山。由于山路越來越平緩,所以,跑的速度也越來越快,四周靜無人煙,天色也漸漸變暗,雨勢雖然有所減小,但依然沒有停的跡象,此時全身早已沒有一塊干的地方,空山中只聽到自己疾馳的腳步聲,感覺既愜意又無奈,既享受這種深山中一個人肆意奔馳的暢快,又擔心天色漸暗,方向難辨,萬一迷路了就不好辦了。不多久,來到了龍翔湖邊,不禁略為失望,原以為可以看到一片碧波如煙,浩浩蕩蕩的景象,怎料所謂的龍翔湖湖面并不寬闊,只是一條峽長的水道,只是四周巍峨聳立的一座座山峰還是為湖景增色了不少。沿湖欣賞了一會,又在橫跨湖兩岸的玉帶橋上逗留了一下,就坐上了只有我和劃船的船夫兩個人的游船,一路欣賞著兩岸的風景慢悠悠地向外駛。二十多分鐘后,回到了長老山腳,坐在山下的茶寮喝了一杯熱茶,此時已將近傍晚七點了。
關鍵字: 三輪車 丹霞山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