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并不遮羞
丹霞山的陽元石和陰元石丹霞山位于廣東省韶關市仁化縣城南9 公里處,距韶關市區56公里,丹霞山是紅砂巖峰林地帶,到處懸崖峭壁,景色奇特,有“倉渥如丹,燦若明霞”之譽。它以頂平、身陡、麓緩、巖石裸露的地形特點而成為地貌學專用名詞“丹霞地貌”的命名地。又被稱為“中國紅石公園”。丹霞山的自然風光集雄、險、秀、幽于一身,為嶺南第一奇山,是廣東四大名山之一(其余三座名山是羅浮山、四樵山、鼎湖山),為國家地質地貌自然保護區。丹霞山海拔408米,不算高,但它的山崖,遠看似染紅霞,近看則色彩斑斕,許多懸崖峭壁,像刀削斧鑿,直指藍天,無數奇巖美洞,隱藏于山中,景色相當奇麗。因而,有人曾說過這樣的話:"桂林山水甲天下,不及廣東一丹霞"。到了韶關,不能不游丹霞山。丹霞山的風景點很多,但此次只有陽元石和陰元石給我留下很深印象。進入丹霞山的風景區后,在當地主人的引領下,我們直奔陽元山。平步緩坡,沒走多遠便到了觀景臺。我們順著地方的一位同志的手指處看去,一柱沖天的陽元石便映入我們的眼簾。那陽元石位于一個山峰的旁邊,其狀極似男人勃起的“命根”,逼真的態勢超過了我以前的任何所見。在藍天的襯托下,遠遠眺望,巍巍乎,壯哉!偉哉!實在是一個讓人嘆為觀止的“巨無霸”。大自然的如此造化,讓參觀者雀躍不已。同來的男士們,看著眼前的情景,有的在凝視,有的在默想,有的在發笑,有的似乎被眼前的陽剛激起了精神,不安地來回踱步。那些女士們,也是毫無羞澀,盡情欣賞著眼前的美景,有的掩鼻而笑,有的相互耳語,個個臉上彤云飛揚。因時間關系,我們不能久留,大家匆匆擇景照相留念,便戀戀不舍地離開了陽元山。離開陽元山,當地主人帶我們去看一線天和陰元石。一雄一雌,陰陽相合。看了陽元石,不看陰元石,等于沒來丹霞山。我們一行在導游的帶領下,沿著一條石鋪小路,拾級而上。由于山路陡峭,走了一會,一位上了年紀的領導怕自己行動緩慢影響了大家的旅程,便告訴我們他不準備上山了,我們只顧往前走別朝后面看。很多女同志和一些看過陰元石的人,便陪領導去了別處。剩下我們四位男同事在當地主人的帶領下,沿崎嶇的小路向陰元石方向走去。一路忽而陡立,忽而平緩,忽而登高,忽而下坡,走的人汗流浹背。我的三位同事都已是半大老頭,盡管氣喘吁吁,上氣不接下氣,但為了看到陰元石,都是精神抖擻,緊追不舍。看樣子,對于生殖崇拜,古代有之,今朝更甚啊!丹霞山屬亞熱帶氣候,我們足跡之處,各種亞熱帶樹木,郁郁蔥蔥,竟相生長。特別是那一簇簇的毛竹,翠干碧葉,搖曳生姿,加上深澗淺溝中潺潺流淌著的泉流,給人一種身處仙境雅苑的感覺。走了約20分鐘光景,前面石壁寫有“距陰元石30米”,我們心中不禁大喜。看我們高興的樣子,當地主人笑而不語。我們急步向前,額頭飛汗,才知道“距陰元石30米”,純粹是一個玩笑。又走了約一刻鐘,爬山下坡,一幅圖畫出現在眼前。只見周圍茂林修竹,草木葳蕤,小鳥啁啾,一股溪流從我們右手的山谷飛出,不顧一切地奔向前面的懸崖,發出痛快淋漓的聲音。我們跨橋沿路走到地處懸崖邊的一個觀景臺,順路上了臺階,問在一邊經營旅游產品和當地土特產的小販,這里離陰元石還有多遠?小販聽后,用手一指我們剛才經過的觀景臺,此處正是。我們轉身回到觀景臺,往正前方看去,但見遠處壁立千仞,翠深綠淺,沖下懸崖的水聲在深澗中回響。再回首,一塊水滴狀的巨石立在眼前,在巨石的中央,一幅細膩有致,惟妙惟肖的女陰立體圖畫近在我們眼前。看到巖石上的圖畫,我先是一驚,隨后便是一臉的嚴肅。說實在,剛才在遠處眺觀陽元石,心情略帶一絲輕佻,現在在咫尺中細看陰元石,心思突然間莊嚴起來。我靜靜地看著眼前的圖畫,一種神圣的敬畏感在心頭升騰。萬能的上帝啊!這哪里是女陰,這分明是我們偉大的自然之母啊!我們的人類,我們的自然,我們的一切,不都是由你創造的嗎!靜默贊嘆之余,我不由地想起在肇慶慶云寺補山亭里題寫的兩句詩:“到此已無塵半點,上來更有碧千尋。”因時間關系,和同事在此留影后,急步去了其他景點。回家的路上,有人開玩笑,說我們今天達到了陰陽平衡,沒有遺憾,沒虛此行。是啊,大自然中最精華,最偉大的器物,被我們一覽無余,世界上還有什么東西能讓我們心滿意足?丹霞山的陽元石和陰元石,依山傍水,是我在各處所看到的大地之父和大地之母中最逼真,最靈動的作品。它們蘊含了乾與坤(天與地)、陽與陰、水與火的陰陽五行之理,凝聚著震撼人心的力量和氣度。在它們的面前,人類顯得是多么渺小和無力!我以為它們是大自然最神奇最偉大的天然造化,實在妙不可言
關鍵字: 丹霞山 命名 廣東省 紅石 韶關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