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翁巖
葛翁巖位于賓陽縣新橋鎮北5公里處的白巖山半山腰上。山上林木濃蔭如蓋,風景秀麗。據傳,宋乾道年間(1165年~1173年),知州葛翁營建涼亭于葛仙嶺而得名(另一說是普代葛洪曾于巖內煉丹而得名)。巖口寬敞高大,“葛翁巖三個大字刻于巖口上方。巖前有一平地,進洞向下走數十步便是一個深邃的洞府,洞頂平圓,可容數百人。 洞壁怪石嶙峋,鐘乳倒懸。左邊洞壁上有一石鼓,敲之冬冬作響;有一石柱,頂上抵下;洞左邊大石上有一石泉,人稱丹井,又稱瑤泉,常年水滿不溢,飲之甘冽清爽,傳說當年葛翁就是用此泉水來煉丹的。洞內一年四季清爽怡人,清舉人陸生蘭曾有詩一首贊道:“葛翁巖上透重霄,夏日登臨暑氣消。 渴解唯憑丹井汲,涼生不待洞風搖。好將棋局邀紅友,合設琴床傍綠蕉。得得歸來鞭影遠,荷香催送馬蹄驕。歷代州縣官吏、文人墨客多來此巖游覽涉趣,題詩巖壁。抗日戰爭時期的昆侖關大戰中,中國參戰部隊總指揮、時任桂林行營主任白崇禧曾在此設指揮部指揮作戰。
關鍵字: 怪石嶙峋 總指揮 指揮部 新橋鎮 而得名 風景秀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