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孔廟之一:恭城文廟
恭城文廟
文廟座北朝南,南偏東6度,俯視茶江,背靠印山,依山而建,逐層布置,顯得莊嚴肅穆。全廟占地3600平方米,建筑面積1300平方米。由兩邊耳門出入,東向門叫禮門,西向門叫義路,門外立禁碑一塊,上刻“文武官員至此下馬”,以示孔廟的莊嚴。正面是照壁,沒有開大門,據說等有人中了狀元,才在照壁中間開大門,稱狀元門,想從大門步入欞星門,唯狀元莫屬。
新中國成立后,為方便群眾游覽,把狀元門打開了。欞星門相傳是漢高祖命祀欞星而移用于孔廟,以尊天者尊孔為本意。該門全部青石砌筑,上面刻有“欞星門”三個大字,還有雙龍戲珠、雙鳳朝陽等浮雕。欞星門的六根大石柱頂端有六只小石獅互相窺視著。過了欞星門便是泮池,又叫月池,料石砌就,周圍以青石為欄,有石拱橋跨過池面,稱狀元橋,意為狀元才能通過,橋面有一塊刻有云紋浮雕的青石,為“青云直上”之意。由欞星門步上兩層平臺,便是大成門。大成門由十一扇組成,木質結構,門扇上樓空的花鳥蟲魚雕刻,栩栩如生。大成門東面是名宦詞,西面是鄉賢祠,是供奉歷代先賢、先儒的地方,計有一百四十三個靈位。大成門后面是天井,前有寬大的平臺,叫杏壇,又叫露壇,傳說是孔子講學的地方。露壇之上是大成殿,為文廟的主體建筑,面闊五間,進深三間,有磚柱十根,木柱十八根,大門十四扇,門窗、檐口均飾以木雕。屋面飛檐高翹,重檐歇山,脊施花飾,泥塑彩畫,琉璃瓦蓋,金碧輝煌。大成殿正中的神龕是供奉孔子靈牌的地方。大成殿之后是崇圣祠,是供奉孔子五代祖先的殿堂,崇圣祠與大成殿在建筑構造上很講究,大小高低有分別。
歷代每歲春仲月(農歷二、八月),在大殿舉行祭禮。祭期黎明,各官衣朝服,按序而立,齊集行禮,典儀極為隆重。
恭城文廟導游
文廟即孔廟,又稱學宮,是祭祀孔子的祠廟。位于桂林市恭城縣西山南麓,距桂林市區80公里,是廣西保存最完整的孔廟,也是全國四大孔廟之一。文廟左側是恭城武廟。文、武兩廟把印山一山分二脊,一東一西。左右文武,渾然一體,相得益彰。
交通:1、可以在游覽陽朔后,在陽朔車站乘桂林至恭城的班車到縣城下車(普通車票價約5元/人)。
2、也可從桂林乘坐桂林至恭城的班車(空調直達快班15元/人,普通班車13元/人)。
恭城文廟門票/開放時間
票價:15元/人 (身高1.10-1.40米的兒童半票,1.10米以下免票)。
開放時間:每天8:30-17:30。游覽時間:需1小時左右。
關鍵字: 孔子 孔廟 廣西 恭城縣 桂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