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秋天的童話迷失在銀杏之鄉海洋鄉
銀杏樹下悠然吃草的馬兒
進入深秋的海洋鄉,就進入了黃色的海洋。號稱海洋山銀杏基地的銀杏,其實并非種在山上。海洋山是桂林境內湘漓分水的一座名山。海洋山銀杏基地為全國最大的銀杏基地,除了靈川縣海洋鄉,還包括興安縣高尚鄉等。這片小山坡的銀杏樹相對集中,樹齡約為30年,正值銀杏的旺盛期。樹林的每一棵樹好像在執行著同一個口令。樹葉已經飄落了三分之一,樹根下的落葉薄薄的鋪了一層,樹上樹下皆美景。當時的天氣已轉為多云,太陽西斜,老天爺對陽光的發放就像手里握著手電筒,不時射出幾道斜光。不強不弱的陽光和最佳的照射角度,使守候相機等待陽光的朋友感到極大的滿足和興奮,樹林里只剩下一陣陣的“咔嚓咔嚓”聲。仿佛有人在導演尋找黃葉的活動,其實完全是巧合。
當你覺得純銀杏林的畫面過于平靜時,一位牧牛大叔牽著一頭黃牛從山坡后背走出了。動靜結合,銀杏林又是一陣“咔嚓”聲。各路朋友滿意地抗起裝備轉點了,新到的發燒友又相繼到達。
拍海洋山黃葉,有一個必去之處,那就是白果王的所在地大桐木灣村。從小海洋山拐彎不遠,村頭出現了“停車收費”的告示。這是進入海洋鄉看黃葉惟一收費的地方,只收停車費不收人頭費。停車場的對面是一幅巨大的黃葉公告。這無疑是當地攝影大師的杰作。大桐木灣村可說是銀杏的博物館。村子幾十戶人家全部掩映在銀杏樹之中。家家戶戶的門前是銀杏,屋后是銀杏,村邊、渠旁、山腳全是銀杏。村后山腳下的白果王是必看的景點。因樹太高無法拍全景,只能抱著樹王拍張人與自然合影。再往高處走,那是一幅比畫美十倍百倍的畫面。青磚灰瓦的房頂鋪著黃金葉,遠近的銀杏樹掛著尚未落盡的黃葉。到過麗江古城的人,對麗江的青灰瓦房都會有深刻的記憶,可麗江的青灰房頂少了大桐木灣村的黃金葉。銀杏養育著古老的村寨。上世紀90年代,白果最高價曾達50元一公斤,不少樹成為萬元樹。村里人與銀杏形影不離,日子過得滋滋潤潤,老老少少個個熱情好客,見面就請你進屋喝油茶。直到落日遠去,大家才在不舍中離開。
站在高高的銀杏樹下,看著一群群踏秋而來的驢友,看著樹下架設的一臺臺相機,看著附近的農民扛著鋤頭從容走過的樣子,看著銀杏樹下可愛的小牛,看著樹林邊稚氣的孩童相互追逐的身影。此情此景仿佛在夢中出現過,然而,此刻我們已經置身于真實的童話世界當中。
腳下,是已經堆的很厚的銀杏葉片……
游覽時間
每年11月中旬—12月初是觀賞銀杏的黃金期。
最佳拍攝時間
清晨
交通
海洋銀杏林距離桂林市區大約45公里。在桂林市三里店轉盤處有不少去海洋—大圩—海洋的中巴。到達海洋之后還得從一條小路進去大桐木攝影區,得有摩托車進去,走進去有點遠。
自駕車:從桂林市區向靈川大圩方向行駛。
住宿
海洋只有兩家招待所,條件設施都比較簡陋。建議去農家自辦的招待所,價格便宜,還可以吃到農家菜(土雞),體驗農家生活。如果趕時間,可以返回桂林住宿。包車去就可以一天來回。建議還是選擇返回桂林住宿。
餐飲
白果燉老鴨是當地的名菜。
相關美景
大桐木村有清同治年間國子監太學生唐亨琦立的拴馬樁,樹后有民國興建的西式門樓的私塾學堂。村中有清嘉慶年間始建的古井和保存較好的古民居。
景點介紹
鄉政府所在地,有老銀杏樹和房子,小景為主。大桐木灣:在海洋鄉政府北面,離鄉政府約3km,比海洋鄉原始一點,小景為主。小桐木灣:需經過海洋鄉政府所在,約2-3km,地勢開闊,可拍些大景,比大桐木灣更原始一點。小平樂:小平樂村區域非常大,無論你是照相還是拍攝這里都是出作品的地方。它包括幾個景點:思安頭,彩爵等等。
大桐木灣村和小桐木灣的銀杏資源相對集中,是觀賞秋色以及休閑、攝影的良好去處。大部分的銀杏散落于每個鄉村山凹的旮旯,有的環抱著農家小院,有的擁于田間地頭,景致變化之多,通常是在下一個轉角處,就能體會“忽逢”的意外之喜,可說處處是景。只要進入了海洋鄉,隨便穿入哪個小村,哪片山林,都可以品嘗著這份發現之美。桂林因地處溫帶,銀杏的樹葉要比北方黃得晚一些,一般來說12月才進入狀態,如果不出現寒流和大風,可有一個月觀賞時間。想要一飽眼福的人們這回可要抓緊時間!
關鍵字: 發燒友 桂林 海洋鄉 秋天的童話 銀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