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來賓市
來賓市是一個歷史文明久遠的新興城市。一九五六年,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研究所的科研人員在來賓市麒鱗山發現“麒麟山人”頭蓋化石,證明距今三至五萬年以前的舊石器時代,來賓人的祖先便在此繁衍生息。先秦時,來賓為百越民族雜居之地,公元前二一四年,秦統一嶺南,在今廣西設置桂林郡,今來賓市屬于桂林郡地。西漢元鼎六年。在今象州設桂林縣,在武宣設中留縣,為來賓市有行政建制之始,至今已有二千二百多年的歷史。之后,漢、三國、南北朝時期在境內設桂林郡,郡治今象州、武宣交替,唐以前所稱“桂林”,均為來賓市一帶。元、明、清、民國時期,今來賓市所屬各縣、市、區的行政區域屢屢變化。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后,今來賓市的行政區域多次變化,至一九五七年十二月廣西成立宜山專區,今來賓市的行政區域歸屬宜山專區,一九五八年三月宜山專區改為柳州專區,一九七零年柳州專區改為柳州地區,二零零二年十二月二十八日,經國務院批準,來賓市正式成立,行政區域轄原柳州地區的來賓縣、武宣縣、象州縣、忻城縣、金秀瑤族自治縣,合山市(縣級市),原來賓市改為興賓區。來賓市委、市政府正帶領全市各族人民,按照“工業立市、農業穩市、商貿旺市、科教興市、依法治市”的總體思路,努力建設一個新興新型的綠色生態工業城市和區域性商貿中心。
關鍵字: 中國科學院 來賓市 桂林 研究所 科研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