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排海鮮:旅游三亞另一特色海鮮飲食文化
現在海南吃“漁排”最火,例如三亞人都流行吃“漁排”。 漁排海鮮是海南除“現買加工”和“排檔”以外的另一特色海鮮飲食文化。 漁排是由漁民用于養殖或臨時放養海鮮的水下網箱和巨型泡沫(漁民的水上生活空間)組成的海上平臺,設置于風平浪靜的海灣內。 最初漁排僅為漁業的一種方式,隨著服務業的發展,漁民們開始發揮優勢,提供餐飲服務,逐漸發展成為一種獨特的享用海鮮餐的文化。 海南島有全國最大規模的漁排群和石斑魚養殖基地,其中又以陵水猴島和三亞紅沙鎮的規模最大。漁排飲食文化以其現取現食的生猛海鮮和獨特的海上浮動餐廳形式而聲名遠揚,吸引了眾多游客的同時,接待過許多國內外知名人士。 漁排海鮮少了運輸和飼養等環節,不象一些餐廳的海鮮,海產品早就掉了驃,沒了生龍活虎,自然就烹飪不出絕對的原汁原味了。 各類海鮮網箱里純正野生、鮮活的石斑魚、墨魚、海鰻、鯊魚、青衣魚、紅魚、扒皮魚……青蟹、面包蟹、花蟹、三點蟹…貝…蝦…海參…螺……讓人目不暇接,垂涎欲滴。這些魚、蝦、蟹、貝均由漁民直接從深海打撈。食客可在網箱中任選挑見所未見、聞所未聞的生猛海鮮,食盡來自深海的純綠色、天然美食。 在漁排吃海鮮,大多都只有一種形式,即傳統的“打邊爐”,內地人叫做“海鮮火鍋”。 除了海鮮,漁排還提供各式海鮮粥。用漁排人家的話說,到海南,如果沒吃漁排的海鮮,就不算吃過海鮮。而在魚排吃海鮮,美味的粥品也是必不可少的佳品。海鮮粥種類豐富,有各式魚粥、海螺粥、螃蟹粥等。 坐在漁排餐廳的窗邊,但見漁排周圍環境優美,藍天白云,悠悠碧水,耳中聽著陣陣濤聲,嘴里品著美味海鮮,遠離都市的喧囂與奢華,必定在美麗的海南之旅增添些許意外的浪漫和收獲,真乃人生一大美事。
關鍵字: 三亞 服務業 海南 海鮮 生活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