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曾經美麗誘人的東郊椰林
那天,我們從瓊海坐汽車去了文昌市。車費十三元。
想去看看那號稱半個海南椰子的文昌和半個文昌的東郊椰林。
文昌原為縣。
1995年11月,撤縣建市,駐文城鎮。
1997年,文昌市政府部分遷往清瀾鎮。
城市發展重心向清瀾開發區轉移。
文昌汽車站有班車開往東郊椰林。票價八元五角。
我們在售票窗口買去東郊椰林的車票時,售票員遞給我們的是到站為建華山的車票。
我們以為售票員沒有聽清楚,或者我們的普通話不標準產生了誤會,趕緊再次說明去東郊椰林。
售票員一解釋,原來東郊椰林那地就叫建華山。
去東郊椰林,還要坐公交車到清瀾港過海。
清瀾是一個三面環海的小鎮,南面有外海高隆灣,北面是內海八門灣,東面是高隆灣與八門灣入海口的交匯處。
清瀾鎮不大,是一個非常適合度假養老,人居享受的濱海小鎮。
目前,很多候鳥們落在了清瀾鎮。
據當地人介紹,清瀾港處于八門灣的西岸,水域寬闊,港內風浪小,回淤較少,是一個自然條件優越的港口。自古以來,清瀾港就是海南東海岸的重要商港,有“瓊州之肘腋”、“文昌之咽喉”的美稱,自建港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歷史。明洪武元年(1368年),這里就形成了漁商小港,而現在這里已是海南東部水運物資集散地,是溝通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和南沙群島的重要樞紐。
海南旅游地圖資料上說,東郊椰林是海南著名的風景區之一。
然而,當公交車到達終點站時,我們為眼前的蕭條景象疑惑,反復地問公交車駕駛員,這是東郊椰林嗎?
得到肯定地答復后,我們才下了車。
一下車,就有人上前來問我們吃飯沒有。然后,很是熱情地要帶我們去吃飯。
知道景區的飯是不好吃的,怕挨宰。
我們婉言謝絕了。
往前走不遠就來到了一度假村的大門前,疑惑地問保安,打聽東郊椰林。
保安告訴我們,眼前就是東郊椰林。
與當地人一閑聊,方知東郊椰林自十年前一開發,一年的時間就榮獲了“海南十大旅游區”、“全國十大濱海旅游景點”、“全國青少年教育基地”。2000年,東郊椰林一舉擊敗其他景區,榮登“國家名片”,與古巴的巴拉德羅海濱共同成為《海濱風光》郵票的主圖,贏來了國內外游客的蜂擁而至,然而,五年后,東郊人很快就發現,游客已經從海口直赴三亞而去了。于是,東郊椰林開始走上了衰落與蕭條。
難怪有人批東郊椰林有的是“海盜船、登天路、宰客店”。
東郊椰林已經不收門票了。
然而,游客卻很少很少,偌大的椰林,只有零星的旅游散客。
旅行團是不組織游客來椰林的。
因為,椰林魅力不再。
我們走進度假村,有一名曰“椰鄉皇后”塑像,說的是宋家姐妹的故事。
雖然東郊椰林衰退而冷落,但是,走進椰林之中,眼里是高矮不等、斜直各異、婆娑多姿的椰樹,參差錯落,土生土長,自然成林。林下路隨樹轉,曲折盤旋。信步于彎曲的椰林小道,還是感到十分的舒適愜意,也能享受到椰鄉大自然的溫馨和甜蜜。
椰子水被當地人稱為天水,清甜甘美,含有多種有益元素,據說經常飲用可以使人返老還童。
我們沒有在度假村逗留,沿著椰林小道悠然信步。
欣賞著百態椰姿,不斷地分辨紅椰、青椰和良種矮椰、高椰、水椰的不同。
當地人告訴我們,說東郊椰林的椰樹有五十多萬株。
往椰林里而去,看見了漁船停靠的小港。
看見了東郊漁排。
然而,我們也看見了,
看見了沒有完工的爛尾樓。
看見了沒有一個游客的小店。
看見了……
我的相機想記錄,卻不好意思拍下這一幅幅落敗而讓人心酸的畫面。
我們也怕“海盜船、登天路、宰客店”。
沒有在東郊椰林住宿。
傍晚時分,乘車回到了文昌縣城里。
文昌椰林 (1)
文昌椰林 (2)
文昌椰林 (4)
文昌椰林 (5)
文昌椰林 (6)
文昌椰林 (7)
文昌椰林 (8)
文昌椰林 (10)
文昌椰林 (13)
文昌椰林 (14)
文昌椰林 (15)
文昌椰林 (16)
文昌椰林 (17)
文昌椰林 (19)
文昌椰林 (20)
文昌椰林 (21)
文昌椰林 (22)
文昌椰林 (23)
文昌椰林 (24)
文昌椰林 (25)
關鍵字: 東郊椰林 文昌市政府 汽車 海南 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