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闕佛龕之碑
“伊闕佛龕之碑也叫褚遂良碑。在龍門西山賓陽中洞和南洞之間,通高約5.00米、寬1.90米。關于該碑的記載,最早見于宋嘉佑六年(公元1061年)歐陽修的《集古錄》和趙明誠的《金石錄》。據這兩本書所言,該碑原為開鑿賓陽洞的造像碑。到了唐代貞觀十五年(公元641年),在碑上重刻唐太宗第四子李泰為母親長孫皇后開窟造像的發愿文。此文由中書侍郎岑文本撰寫,諫議大夫褚遂良書丹。共計一千六百余字。字體清秀端莊,剛健有力,是初唐楷書的典范。褚氏少時從虞世南學書,后又師法王羲之,頗得羲之書體的精髓。他同歐陽詢、薛稷、虞世南并稱為“初唐四家。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