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家大屋街拍澳門的世界遺產
本輯圖文介紹“澳門歷史城區”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其中一幢有122年歷史的豪門──盧家大屋。
澳門盧家大屋是晚清時期粵中民居溫婉纖細建筑風格的典型杰作之一。
看澳門盧家大屋可選擇走噴水池議事亭前地的這條葡國石仔路,沿途澳門特色風情無限。
大約走三百米,來到這個石仔圓圈十字路口,左邊去大三巴,右邊就轉到盧家大屋了。盧家大屋是用厚青磚建造的中式兩層建筑,是典型的中式大宅。澳門的幾乎所有的景區都是免費對游人開放的,美其名說:這不僅是政府的惠民政策,對提升澳門形象,促進旅游發展也大有好處呢!
澳門盧家大屋位于大堂巷七號又稱為金玉堂,大屋的主人為澳門著名商人盧華紹(盧九)家族的舊居。據屋內左次間天井檐口的題詩年份顯示,該大屋約于清光緒十五年(1889 年)落成。盧家為廣東新會人,大約于清咸豐六年(1857年)移居澳門。據族譜記載,盧九“少年怙恃,生計殊窘。弱冠后,始至澳門,業錢銀找換。稍有蓄積,設寶行錢號。既而以善營商業,雄財一方。”澳門有一條盧九街即為紀念盧華紹而命名。
澳門文化局於2002年7月才為此進行復修工作,並於2005年中對外局部開放。
古色古香的盧家大屋,是目前澳門所餘不多的較完整的中式大宅建筑,澳門文化局為了能讓盧家大屋煥發歷史風采,還經常在大屋內組織很多活動,現在搞的是版畫展。
電視劇韓版的《花樣男子》就在這里取場景拍攝。
一百多年前能用此精美扇戶乃非一般大戶也。
大宅門框上的雕花,反映了澳門特有的建筑風格的民居特點。
通風蠔殼窗
大屋前廳的神龕
兩邊對聯寫道“門從積德大,官自讀書高”,表達了屋主謀求功名和行善積德的樸素愿望。
大屋主廳
大屋側門
該建筑為三開間三進上下兩層的格局,包括廳、房、廚房、雜物房、天井等。建筑內布置著多個天井,便于通風和采光,整個中軸線上的空間是通透的,但有屏風隔斷。
特色窗花
盧家大屋有兩個取光的內庭,依風水原理,主入口有阻擋煞氣的屏風。主立面入口部分內凹,為中式典型形式;而窗的設計,受西方建筑風格的影響。
應驗了那句老話:富不過三代。后盧氏家族沒落,業權輾轉到外人手上。該大屋后期被分租出去,曾有大批難民涌入進住,最高峰時期曾有二十多戶住客,且在八十年代前缺乏維修;亦因此大屋很多部份被拆掉改建。
后來澳門政府買下這幢大宅,澳門文化局于2002年7月為此進行復修,并列入澳門歷史城區的一部份。為配合“澳門歷史城區”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澳門政府免費讓居民及游客參觀,了解大屋歷史價值及建筑特色。
關鍵字: 世界遺產 歷史 晚清時期 澳門 豪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