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龍山慈云寺風景區
青龍山慈云寺位于鞏義市大峪溝鎮民權村,距鞏義市區20余公里。這里四山旁圍、一水中流、峰戀聯亙、林木掩映、環境十分幽靜,是休閑渡假的理想境地。慈云寺始建于漢代,是鞏義第一叢林。據寺內碑載:“東漢明帝水平七年(公元64年),有僧摩騰,竺法蘭始建白馬寺于洛陽城西,既而云游其山,因其山月之秀,遂開慈云禪寺。所以稱慈云,是說佛之慈心廣大如云,蔭庇整個世界。慈云寺歷經滄桑,或興或廢,一直延續至今,它經受了兩千多年的風風雨雨,成了令人遐思的古寺。唐貞觀元年至三年(公元627629年),唐僧唐三藏玄奘奉敕重修此寺。 宋代香火仍然很盛。到了元代, 由于戰亂和災荒,曾度荒廢。從明正統九年(公元1444年)開始,直到清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歷代都有修葺。極盛時期殿堂櫛比,金碧輝煌,僧五六百人,香客如云,紛至沓來。本其形勝之雄,兼之制度之美,即元公之廬山,達摩之少林,無喻此地。古老的慈云寺,經歷了兩千多年的歲月滄桑,清末以后逐漸走下坡路。慈云寺現存的碑刻,無論就其藝術價值和歷史價值,都可以當作珍貴的旅游資源;加以保護。有一通明碑上刻有“青龍山慈云寺五十三峰呈現境圖,四周群峰,萬壑爭流,摩騰、竺法蘭遙立青龍峰顛。飄飄欲仙,慈云寺平面圖線刻在碑的中間,給我們留下了珍貴的歷史資料。
關鍵字: 慈云寺 旅游資源 紛至沓來 走下坡路 青龍山 風景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