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國寺
相國寺主要建筑有天王殿、大雄寶殿、羅漢殿和藏經樓。天王殿五間三門,飛檐挑角,黃琉璃瓦蓋頂,居中塑有一尊彌勒佛坐像,慈眉善目,笑逐顏開,坐在蓮花盆上。據說,他就是未來佛,二億四千年后將作為釋迦牟尼的接班人降至人間。兩側站著四大天王,他們個個圓目怒睜,虎視眈眈,大有滅盡天下一切邪惡之勢。持珠握蛇者為廣目天王,他以站得高、看得遠而得名;手持紅色寶傘者是多聞天王,他以聞多識廣著稱;持寶劍者是增長天王,他希望世間善良的心、善良的根大大地增長起來;最后懷抱琵琶的是持國天王,他彈奏著八方樂曲,護持著萬國和平。天王殿北邊是一片花園假山,景致幽雅,頗有quot;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quot;之妙。再往北走,便是赫赫有名的正殿——大雄寶殿了。大殿重檐斗拱,雕梁畫揀,金碧交輝。大殿周圍是青石欄桿,雕刻著幾十頭活靈活現的小獅子,令人喜愛。殿內巳無神像,常有文物陳列及文化藝術品展覽,供游人參觀鑒賞。過了大雄寶殿,便是羅漢殿了,俗稱quot;八角琉璃殿quot;,它結構奇特,系八角回廊式建筑,別具一格,世所罕見。殿內回廊中有大型群像quot;釋迦牟尼講經會quot;,五百羅漢姿態各異,造型生動,他們或在山林之中,或在小橋流水間,或坐或臥,或仰頭,或俯首,形態逼真,情趣無限,堪稱藝術杰作。羅漢殿中間,有一木結構八角亭高高聳立,內有一尊四面千手千眼觀音木雕像,高6.6米,是在乾隆年間,由藝術巨匠用一株白果樹雕刻而成,每面有6只大手,200余只小手,手心有一只慧眼,總共1000余只,故名千手千眼佛,傳說,古代有一位明君,身患重病,敵國趁機進犯,舉國不安,而眾醫又久治不愈,形勢十分危急。有一個仙人下凡,路過此地,指點說只有親人的雙手雙眼作quot;藥引子quot;,才能治俞國一的病。國王的三公主深明大義,毅然為父王獻出了生命。佛祖深為感動,特封她為千手千眼觀音,專為萬民除災解難,百姓擁戴三公主,為其塑金身,香火不斷。藏經樓位于整個寺院的后半部,這是一座兩層樓閣的建筑,雕梁畫揀,富麗堂皇。原為珍藏經卷之處,因天災兵火,經卷文物大多散失,尚有相國寺傳法手卷八幀,現存于開封博物館,現在該樓為開封書畫院的活動場所,樓上樓下布滿了各種風格的書法和繪畫作品,供游人觀賞選購。寺內東角有個亭子,懸銅鐘一口。高2.67 米,重5000余公斤,鑄于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是該寺的珍貴文物。該鐘霜天一杵,鐘聲悠揚深遠,聲震全城,因此quot;相國霜鐘quot;為汴京八景之一如今的相國寺,不僅以它古往今來的盛名為人們所向往,而且成了開封元霄觀燈,重陽賞菊,盆景觀賞,花鳥魚博覽及各種文化娛樂中心之一,每天吸引著成千上萬的中外游人。大相國寺建筑宏偉,高僧輩出,聞名避邇,吸引著眾多的中外僧侶和使者前來參拜和切磋佛法。尤以唐宋為盛。其中突出的人物有日本真言宗的開山祖師弘法大師空海,于唐德宗貞元二十年(公元804年)曾居于大相國寺內。他學問淵博,且精通漢文,參照中國草書偏旁,創立了日文字母quot;平假名quot;并作《伊呂波歌》傳世,對中日文化交流起了重要作用。現大相國寺設有quot;空海大師堂quot;,1992年由日本愛媛縣集資鑄空海銅像一尊,安放寺內大師堂。1992年3年,河南省有關部門決定重修大相國寺,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老居士關重推薦上海市佛教協會會長、玉佛寺和jingan住持真禪法師為住持,推薦蘇州西園戒幢律寺監院弘法法師為監院。同年十一月,大相國寺舉行佛家開光,迎奉藏經,方丈升座的盛大莊典,并與日本相國寺簽訂協議,結為友好寺院,海內外佛門大德,諸山長老參加者甚重,莊典熱烈而又隆重。從此中斷了佛法僧三寶達六十五年之久的古剎——大相國寺,又得到了重光。大相國寺作為一座弘揚佛教文化、對外開放的旅游勝地,現巳添置了寶鼎、隆藏經等,同時將不斷充實和完善。經過多次論證,確定了quot;南改北擴quot;的發展思路,即在前院重建山門、鐘鼓二樓,對原市群藝館進行改建,使其建筑風格和大相國寺渾為一體,藏經樓后建禪房、庫房、佛學班、舍利塔、資圣閣。力爭5至8年內完成各項規劃,使大相國寺成為名符其實的國際名寺,以呈昔日風彩。
關鍵字: 三公主 大相國寺 大雄寶殿 天王殿 相國寺 羅漢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