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游記
五一前夕,到駐馬店去游玩,雖然只有短短的兩天時間,但所觀所感,覺得不虛此行。我們于4月28日晚出發,次日凌晨7點鐘到達駐馬店市,首先去的便是人稱“中原漓江”的薄山湖景區,它位于駐馬店市以南40公里確山縣境內,此處湖中有山,山中有湖。山水相依,渾然一體,坐上游艇穿行于青山綠水間,看腳下碧波蕩漾時有浪花濺起,望四周呈巒疊嶂,好象是連綿起伏的綠色長城,讓人心曠神怡,真個是船在水上走,人在畫中游。時間在這個時候好象過得快多了,轉眼到了午餐的時間,經過短暫的休整,我們向第二個景區進發了。下午要去的地方是位于汝南縣的南海禪寺,據說此處是亞洲最大的佛教勝地,由臺灣大香山觀音禪寺主持明乘法師(俗姓陳,名國勛,河南汝南縣人)捐資修建,雖說尚未完全竣工,但當我們來到景區的時候,還是被眼前的雄偉山門所震撼!它高3l米,長50米。山門牌樓的正上方,刻有全國政協副主席、佛教協會名譽會長趙樸初親筆題寫的“南海禪寺”四個斗金大字。門兩側是哼哈二將,還有四位尊神護門(導游也不太清楚是何神圣),說是寓意風調雨順之意,有于對佛學知識的淺薄,我也不敢確信是什么,留待高人考證吧!不過看山門上的浮雕,個個惟妙惟肖,雖說佛教始于印度,但經過近千年的發展融合,這些門上的浮雕已經明顯有中國文化的印記,二龍戲蛛、龍風呈祥的圖案占據了相當重要的位置和數量。進入山門之后,我們可以看到,這是一條長500米,寬20米的甬道。甬道上自北朝南,依次建有12座花崗巖牌坊。每個牌坊雕工精細,牌坊上雕有十二姻緣、十二生肖、十二菩薩。每個到這里參觀的游客,都能找到自己的屬相和生辰。據導游講,從此處經過以后,會受到心靈的洗禮,遇事將逢兇化吉、遇難呈祥。再向里面走將看到大雄寶殿、藏經樓等建筑,從外型上看設計獨特,建筑優美,四壁皆有壁畫。可惜由于還沒有完全竣工,沒有能夠走進這些神秘的建筑進行近距離的欣賞。在寺院的東北部,為明乘法師給他的老師建造的白圣長老舍利塔院。整個塔院布局得當,錯落有致,尤其是以花崗巖雕刻,融我國古代建筑藝術與東南亞現代建塔風格于一體,既高大雄偉,又典雅別致。下午的行程即將結束了,聽導游講,南海禪寺將于2006年8月2日,進行開光大典,屆時將能看到大雄寶殿、藏經樓的全貌,和其他的一些特別景觀,唉!以后有機會再說吧!晚上,我們住在了駐馬店市區的黨校賓館,閑話不多,第二天早起,我們向嵖岈山進發了,嵖岈山系伏牛山東緣余脈,又名嵖峨山,玲瓏山,因奇峰異石,犬牙交錯而得名,享有"中州盆景"之美譽。此處最吸引我的原因是因為它曾是電視連續劇《西游記》主要外景拍攝地之一。此處是典型的花崗巖地貌,加上長年累月的風化,山中群峰崢嶸,怪石突兀,洞壑深邃,造就了一個個鬼斧神工的景觀,讓人嘆為觀止!當然在這里還有一事需重重的寫上一筆,我們一行10人,在看了石猴(就是西游記中的石猴),經過吊橋以后,由于害怕時間的問題,沒有按照常規的路線行走,而是選擇了一條游人比較少的路線,當我們走了一程以后發現好象前面沒有路了,但隱隱約約的還能感覺到確實有人從此處走過,便各自暗下決心,一定要走下去,再往前走地勢更加險峻,也就更加難以自行開路,但我們沒有氣餒,繼續前行,或攀沿、或跳躍、或匍匐,手腳并用,終于還是度過難關又走回正道很快下了山,在路上遇到一個當地的算命先生得知此路是一個當地人以前上山的捷徑,由于艱險,已經很少有人走了。暗自慶幸的同時不禁又有了一些快感,這種感覺是平時和導游一起走時所難以得到的,沒有經歷的人是不會品嘗到這種快感和樂趣的。 下午又看了天魔湖,進行了簡單的調整,我們就開始返回了,于晚12點到家,雖然感覺有些勞累,但是還是感覺此次行程痛苦與快樂同行,歡笑與收獲并收,值得紀念,以后有機會再往,便不再隨團,自己多安排一些時間,盡情的享受一番!
關鍵字: 山水 漓江 確山縣 駐馬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