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回溝游記
清晨,伴著蒙蒙細雨,汽車滿載著二十七顆興奮驛動的心奔馳在通往欒川的道路上。一路上,行人稀少,靜寂的空氣里清晰地可以聽到車輪在地面上轉動的聲響,尖銳的汽笛聲在潮濕的空氣中回蕩,好像在殷切地叮嚀著我們什么,又好像是在深深地祝福,祝福著我們這次與大自然親密接觸的旅行。 車在行進中,車內的游客有的在聊天,有的在打盹,還有的在眺望著窗外陰蒙的天空和滿眼的蒼綠。為了打破車內的沉悶,剛從校門走出的我們開始不安分起來,從沂蒙山小調到通俗歌曲《大花轎》,使盡了渾身的解數,和著五音不全的旋律,用近似沙啞的“嘶喊”一次次把旅途顛簸勞累的人們從沉悶中解救出來。 時間就這樣一點點過去了,經過近八個小時的長途奔波,在一片歡呼聲中,汽車終于在倒回溝森林公園門前嘎然停止了前進的“步伐”。購票、住宿、安置行囊,一切剛剛好,車上的游客不再像先前那樣帶著疲倦和辛勞的神色,卻以一種憧憬和期待的心情,涌向清澈的溪水,涌向深幽的群峰。 踏上進山的小道,心錄整個被一種新鮮的感覺激蕩起來,路的一邊是潺潺流動的溪水,這里的水可真清呀,清澈見底,鮮活的魚兒在水中覓食、嬉戲;條紋各異、奇形怪狀的河石靜靜地躺在那里,沐浴著清幽的溪水,盡情享受著大自然的厚愛。路的另一邊是奇偉的群峰,山峰披滿了綠色,茂密的植被、豐盛的樹木充斥著我的雙眼,強有生命力的綠色正裝扮出一條光明翠綠的迂回山道。不知名的草木清香隨著輕微的山風,殷勤地為行人打掃著夾在峰間的長路。放眼遠眺,擁著綠色樹層的山峰在霧氣蒙蒙的天幕上,繪出各種各樣娟秀的姿影。 沿著迂回山道繼續向前行進,眼前不斷展現的是那溝內奇偉的山勢,茂密的植被,清幽的溪水。潭瀑相連,奇花異草隨處可見,萬株古柳沿溪而生。奇石、雄山、秀水、幽林,在此構成了一幅絕美的山水畫卷。景區內美景林立,“一線通天”、“神牛聽濤”、“濟公醉酒”、“碧水九曲”……一幅幅鮮活的畫面不斷地在絕綠的林海中浮現。“大鵬展翅”景區內奇秀的山峰層巒疊起,“大鵬展翅”(海拔2113米)以它絕對的高度傲視群峰,它高高地雄居在那里,峰形酷似一只目光隼烈的雄鷹展開雙翅,在一聲驚天長鳴后,欲沖破天空,劃開云朵,直上云宵。 將到峰頂,突然眼前亮了起來,踏在懸掛于陡峭山壁的木橋上,腳下是一汪幽深的綠潭,此處就是著名的景區“玉龍潭”。只見一簾飛珠碎玉般的溪水從高處的斷崖上飛瀉而下,激起浪花朵朵,絨絨的苔蘚,青青的水草鋪蓋在刀削般的崖壁上,壁腳,即是那一汪令人生畏的綠潭。潭水清澈,許多金魚悠然自得地游蕩于其間,深深的潭水散發著陰森的水氣,氣溫似乎在這里突然從盛夏下降到了秋涼,令人想像著一個陰森的龍的世界……。 “浮云蔽日月,游子不顧返”。一路上邊哼著小調邊欣賞著美景,不知不覺中已經臨近黃昏,在大自然的音樂聲中,我們開始三五結隊下山了。天色漸漸暗了下來,溝內美景被灰色慢慢吐噬著,下山的步伐加快了,順著彎曲回轉的小路行進,在高處向下俯望,溝下深林中錯落有致地坐落著幾間農舍,那勾人饑腸的鮮藍的炊煙,正在入夜的迷蒙天色下縷縷升起……。 終于回來了,簡單的洗漱后,熱情好客的農家主人已經準備好了可口的農家飯菜,山芋湯、玉米羹、蔥油餅、炒豆角……,一陣風卷殘云般的進餐后,頓感酒足飯飽。夜飯后,山谷和疲憊了一天的游人們便在風吹林葉的夜曲聲中徐徐睡去。 次日一早醒來,鳥兒在林中歌唱,厚厚鋪滿群峰秀嶺的一望無際的綠葉上浮閃著晴美的陽光。 同樣令人回味的早餐過后,匆忙的游人又開始了新一天與大自然的親密接觸……。
關鍵字: 大自然 欒川 祝福 空氣